第63章,匡亭之戰(2)(第2/3頁)
章節報錯
曹操仰天大笑,道,“於扶羅,那你為什麼要跑到中原來?”
於扶羅道,“在黃巾軍起亂的時候,我們匈奴各部也發生了叛亂,我的父王被殺,不得已跑到洛陽求天子相助,不承想洛陽大亂,我們只得回草原,卻又被叛軍趕了出來……”
曹操點點頭,“那好吧於扶羅,我曹操就收下你了,從今以後,你帶你部就去鄴城吧,天下之大,芸芸眾生,哪裡的黃土也能養人,你就不用回草原了。”
“謝曹將軍,謝曹將軍!”於扶羅和眾匈奴兵叩首謝恩。
從此,於扶羅便在鄴城居住下來。
曹操收降了於扶羅,率軍南下,先後佔領封丘、杞縣、許城。袁術如亡命之徒,逃到雍丘,夏侯淵率軍又追至雍丘,袁術又南撤,逃入襄邑,夏侯淵的追兵又至,袁術又敗,逃至寧陵,曹操的大軍又追至寧陵,夏侯淵眼看著就要追上袁術,就在袁術極度絕望的時候,駐守曲阿的吳景率軍趕來,截住了夏侯淵,夏侯淵雖勇,但幾天對袁術的奔走追擊將士們已疲憊不堪,與吳景的軍隊戰不多時便紛紛潰敗。
曹操擔心佔據濮陽的呂布偷襲鄄城,於是便回軍至鄄城。
袁術發動的匡亭之戰,就這樣以袁術大敗宣告結束。
袁術丟盔棄甲、頭髮蓬亂,這一連十數天的潰敗逃亡吃不飽喝不好面容明顯稍瘦了許多。他左右看看身邊的將士,更是狼狽不堪,今幸得吳景相救,不然,這次他真就沒命了。
他也顧不得自己是一方諸侯的身份了,騎馬來到吳景的身邊,拱手謝道,“多謝吳將軍相助,本初沒齒不忘。”
吳景於馬上回道,“主公言重了,吳景救援來遲,還望主公見諒。”
“哪裡哪裡,”袁術看看自己的殘軍苦笑了一下。
“主公,我們要去哪裡安身?”謀士楊宏問道。
袁術眉頭一皺,能上哪兒去呢?自己這是從南陽起兵攻打東郡,卻不想失敗,這一路南逃,先後丟失封丘丶杞縣、許城,南陽也回不去了,自己辛辛苦苦三四年積累起來的家業就這麼敗光,往北是回不去了,繼續往南撤吧。
“回壽春,回到壽春積蓄力量我們東山再起,一定要報這失地之仇!”袁術咬呀說道。
吳景即解了袁術之危,如果繼續帶兵在外恐怕曲阿有失,便向袁術告辭,引軍返回。
袁術引殘兵來到壽春。壽春守將陳瑀是袁術向朝廷舉薦的,也是自己的屬下。
來到壽春城下,袁術便感覺到了家,可不知為何吊橋高吊、城門緊閉,袁術仰頭望著城上幾個守兵,讓士兵叫喊:“袁將軍已到,快快開城門!”
城上呼拉一下站起一排士兵,各執弓箭,衝下對準了袁術他們。其中一將按劍站在中間,正是太守陳瑀。
袁術大驚,忙對陳瑀喊道,“陳瑀,你這是為何?快開城門讓我等進去!”
陳瑀指著袁術大聲道,“袁術,你不學無術,搜刮民脂民膏,禍害百姓,天人共憤!你還有顏面想進城?讓你進城來禍害老百姓麼?休想!”
袁術大叫道,“陳瑀,你別忘了你是我舉薦的,要不是我,你能在這壽春任太守嗎?做人不要忘恩負義失了良心!”
“袁術,你不要浪費口舌了趕緊滾吧!”
袁術大怒,下令攻城,可一看左右稀稀拉拉計程車兵怎麼攻城啊?
陳瑀下令放箭。袁術急撥馬而走,兵士急退,還是有不少中箭者。
袁術只得引殘兵到了陰陵,休整一天,越想越氣,便著一快騎趕到曲阿,將吳景請來,讓吳景引軍攻打壽春。
吳景的曲阿兵也就是丹陽兵那個個都是能征慣戰的,等到了壽春城下,吳景便下令架雲梯攻城,不一日便攻破城池,陳瑀棄城而逃,袁術遂得壽春。
袁術坐在壽春府衙的大堂內,手中玩弄著郡守印綬,心中好不歡喜。堂下文東武西兩行排列,文有閻象、楊弘、李豐、袁渙等人,武有吳景、孫賁、張勳、橋蕤、袁胤、陳紀、雷薄等人,雖說匡亭一戰被曹操打的殘敗,丟失了南陽等地,但現在還有吳景的丹陽兵馬和九江郡的兵馬,袁術一掃往日的陰霾又高興起來。
雖然新得壽春但他還不滿足,壽春雖是九江郡的治所,但九江郡還在楊州刺史部的管轄之下,而現在的楊州刺史陳溫是朝庭欽命的,那楊州刺史部管轄可大了,包括九江郡,還有廬江郡,如果得了楊州刺史部,那這些地區可就全收入囊中了。
袁術想著想著不覺奸笑了一下,對眾將士道,“諸位將軍,我們現在已經得了壽春,你們可有何感想啊?”
眾將不語,吳景心裡明白,袁術的胃口很大,小小的壽春不會滿足他的慾望的,但不知袁術下一個目標是哪裡。
見眾將不語,袁術又望了望眾謀士,道,“眾卿可有何感想?”
閻象道,“壽春相比九江不過是一個牛角而已。”
“哈哈哈哈,”袁術大笑,“閻主簿說的好說的好,不過,九江郡雖大可它還在楊州刺史部的管轄之下。”
閻象道,“主公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