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靈帝見是大將軍何進,語氣平緩起來,道,“何愛卿,你有何話要講?”

何進道,“萬歲,常言道忠言逆耳,劉陶與陳耽諫言雖然難聽了些,可他們的話句句是實啊,如今天下之所以大亂,那都是由世道的不公平引起的,現在外面都傳言十常侍收受賄賂買官賣官,才致一些地方官員搜刮百姓,苛稅重賦,百姓生活民不聊生以致造反,皇上,應該整頓一下朝廷內侍臣的權力制度了。”

漢靈帝沉默了片刻,道,“何愛卿,此事得從長計議,你且退下。來人,將他二人暫時打入大牢,聽候發落,退朝。”

漢靈帝雖是一國之君,但何進身為大將軍現在掌握著全國的兵權,他又是皇太子劉辯的舅父,所以,漢靈帝對他還是有所畏懼的。

漢靈帝退朝後回到後宮,張讓、趙忠、蹇碩等十常侍來到漢靈帝身邊,張讓等人齊齊地跪下,哭訴道,“皇上,何進他與劉陶等人是一黨的,陷害我等,欲置我們於死地,皇上明鑑啊!”

漢靈帝道,“何進現掌握天下的兵權,又沒犯什麼過錯,我拿他也沒辦法啊。”

趙忠道,“皇上,何進掌握天下兵權權高震主,皇上不得不防啊。”

“這……這該如何防他呢?”

張讓道,“皇上,我有一計,不但能削弱何進的兵權,還能有效地保護皇上的安全。”

“哦,是何計謀?”

張讓道,“皇上可在洛陽西園組建一支由八位校尉領導的御林軍隊,每支校尉可統兵兩千,來護衛皇上,護衛京師的安全。”

漢靈帝點頭,道,“你們都起來回話吧。”

“謝皇上。”

“可這八位校尉都是由誰來坐呢?”

“皇上,我們已經想好了。”趙忠道。

“哦,講來聽聽。”

趙忠道,“皇上,這八校尉可設上軍校尉蹇碩,中軍校尉袁紹,下軍校尉鮑信,典軍校尉曹操,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瓊,所有將校皆由上軍校尉管制,現他們大都在外任職,皇上可召他們進京。”

漢靈帝有些疲憊了,緩緩地道,“下詔,讓他們進京。”

不過幾日,濟南相曹操應召來到京師洛陽,與兵部侍郎袁紹等八人在皇宮外等待召見,一會兒,皇門官高聲宣道,“傳曹操、袁紹等人上殿。”

曹操及袁紹等人疾步上殿,齊齊跪拜道,“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中常侍趙忠宣道,“皇上有旨,即日起在洛陽西園設立西園八校尉,每個校尉可統兵兩千,來負責保衛皇上保衛京師安全,特令小黃門蹇碩為上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為下軍校尉,議郎濟南相曹操為典軍校尉,助軍左校尉趙融,助軍右校尉馮芳,左校尉諫議大夫夏牟,右軍校尉淳于瓊,欽此。”

“吾皇萬歲萬萬歲。”

“平身。”

“謝萬歲。”

中常侍趙忠又宣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眾臣都無事可奏,就此散朝。

退朝後,曹操、袁紹及淳于瓊、鮑鴻來到大將軍何進的府上,與何進見過禮後,袁紹道,“大將軍,我們雖為校尉,受蹇碩管制,可我們還是都聽你指揮的,宦官當道,朝綱失統,乃當今社會動亂之根本,我們還需一心,共同抵制宦臣。”

何進欣尉地道,“有諸位扶持,我何某當中流砥柱,為國盡忠。”

“好,大將軍,我們不易久留,就此告辭。”袁紹道。

何進送走了袁紹他們,回到房內,神情不由肅然起來,他明白皇上設西園八校尉的目的,在皇上身邊設立軍隊而不受大將軍的制約,這不是明擺著在削弱自己的兵權嗎?看來皇上已對自己已有了防範之心。

何進隱隱感到了一種不祥之兆,他知道皇上最近特別寵愛次子劉協,因劉協的母親王貴人被何皇后下藥毒死,皇上一直對何皇后母子懷有冷淡之心,雖然立了劉辯為太子,但皇上最近似乎對劉協好感增加,難道皇上想要改立太子?

何進想到這裡,心中更加感到不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