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把攤子擺好,看了看行人便吆喝起來,“草蓆,草蓆,賣草蓆唻,便宜了,快來買呀。”趕集的人稀稀拉拉,沒有一個過來過問的,甚至有的連看都不看一眼,匆匆從眼前走過。劉備吆喝了大半天也沒有賣出一張席子,劉備感到鬱悶,他知道是黃巾軍暴動給鬧的,這些天不光他的生意不好做,別人的其他生意也不好做。半天也賣不出去一張席子,劉備索性不吆喝了,雙手揣到袖子裡身子往城牆上一靠,無聊地看來往的行人。

他忽然發現有一個人向他走來,劉備忙道,“客官是要買席子嗎?”那人道,“買什麼席子,現在我連家都沒有了,還要席子做甚?”劉備一下梗住了。那人道,“我正欲去投軍,看足下正值壯年,這才過來順便問一句,足下何不也去當兵混口飯吃,總比在這裡賣個草蓆強吧。”

“當兵?”劉備正在鬱悶之中,聽他這麼一說當時便惱了,怒道,“當個鳥兵!我當就得當個將軍當個統帥,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將軍統帥!輔政為國,名揚青史,當個什麼鳥兵!”那人見劉備生氣,便恢溜溜地走了。

劉備似乎還沒洩完火氣便又衝那人喊道,“你怎麼走了,我們再嘮一會,白送要不要?”

“白送也不要。”那人回道,一會兒便走進了城門裡。

“白送也不要,是白送啊!你傻呀!”劉備衝那人喊道,那人卻早已不見了蹤影。

劉備有些失落,剛才還情緒激昂,那人一走,劉備感到象掉了什麼似的,看看周圍,這裡只剩下自己一人了。

劉備無聊至極,左右張望,忽然看到城門口處正有官兵在貼告示,有一夥人正在圍著觀看,劉備乾站著也無聊,就走了過去看個究竟。

原來這是幽州太守劉焉張貼的招募兵馬抗擊黃巾軍的告示,劉備不看則罷,一看心中怒火上湧:張角,你造的哪門子反,害得民不聊生,國無寧日,連我賣卷席子都沒人要了!看來我還真得去參軍了呸,待我參了軍定要剷平你們!

劉備無心再賣席子,返回攤子,把席子掛在馬身上牽馬就走,回家,在這裡賣上一天也賣不了一張席,這該殺的黃巾軍,為什麼要造反?為什麼要造反?劉備一路上反覆地想著這句話,腳步匆匆地往回趕,沿路上難民一夥一夥地往涿州方向湧來,扶老攜幼,揹包挎藍,他們一色黯淡的目光中流露著恐慌、無耐和傷感。

劉備駐足望著他們,望著這些無助的身影,深深地嘆了口氣。

忽地此時一個孩子的哭聲傳入他的耳朵,他轉頭望去,左側荒地裡不遠處有一婦人和一小孩蹲在地上啼哭,劉備忙過去探視。

眼前的景象又讓他悲愴起來,原來在婦人和小孩面前躺著一個死者,大概是這小孩的父親了。

劉備弓身輕聲問那婦人道,“這位妹子,這男人……”

那婦人抬淚眼看了看劉備,道,“官家,他是我的丈夫,在逃難中不幸身染重病,連餓帶渴,又無藥救治……”

“唉,”劉備嘆了口氣,“不要再傷心了妹子,就讓逝者入土為安吧。”

婦人又哭道,“我們身無分文,可就這麼讓我丈夫入土嗎?”

劉備想了一下,從袖口中掏出幾十文錢,遞給婦人,又把席子送給婦人一張,道,“妹子,這席子權且當棺材吧,這幾十文錢你就找個人幫你把你丈夫入土吧。”

婦人忙拉著小孩跪地謝恩。

劉備一路鬱悶,騎馬奔走,從涿州到家三十多里的路程不經意間便到了。

劉備仰望著家門前那棵粗大的桑樹,樹冠猶如華蓋,幾乎遮蓋了半個院子,劉備對這棵大槡樹情有獨鍾,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爬上桑樹摘桑葚,甘甜的桑葚滋潤了他少年時的時光。

但後來他聽說,這桑樹下必出一大貴之人,他不完全相信,象他這樣以販鞋賣席為生真看不到哪一點有貴人之相。

不過他的恩師盧植倒很看重他,這是因為有一天盧植和好友劉寬正在家談文論經,劉備忽然來到,劉寬深諳易經,在當朝做過太中大夫,也就是掌管天文的一個職差,劉寬一眼看到劉備,就大吃一驚,他日後跟盧植說,劉備雙手過膝,大耳垂輪,有大貴之象。

盧植深信不疑,並告訴了劉備的母親。

此刻劉備望著這棵大桑樹,想想自己堂堂七尺男兒竟落魄到這般地步,心生萬分感慨。

見到母親,劉備更是自慚形穢。

“孩兒啊,席子都賣好了?”母親問。

劉備不敢隱瞞,便把路上的事告訴了母親,母親不但沒責怪他,反而很讚賞他,“你做的對,兒啊,做人就要得有一顆善心,人窮點不要緊,但我們有道德,有善心,到什麼時候也能受到別人的尊重。”

“娘,孩兒記下了。”

劉備的母親拿著一柱香又到廂房去了,那兒是劉家的祠堂,神位從劉備的父親劉弘上到漢高祖劉邦幾十代的先人都在這小小的祠堂內享受著劉備的香火。

劉備的母親焚香禱告,“列祖列宗,請保佑劉備事業有所成,早成大器……”

劉備輾轉來到他的書房,取下掛在牆上的雙股寶劍,輕拔劍身,劍光寒射。劉備心血來潮,轉身來到後院,拔出雙股劍,呼呼生風地舞動起來。

劉備雖然沒拜過名師,但在劍術上老師盧植也懂的一些,給他做過指點,時間久了,漸成自己一套劍法。

劉備正舞著寶劍,忽然聽到院門外有馬的嘶鳴聲,緊跟著,一個響亮的漢子的聲音從外面傳來,“玄德,玄德在家嗎?”

劉備一聽,心中大喜。來者何人,我們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