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兒。

農部尚書便來到了御書房中。

“微臣參見陛下。”

農部尚書是一個身材消瘦的老者,留著一撮山羊鬍,身穿尚書官袍。

“快快請起。”

“謝陛下。”農部尚書恭聲說道。

“陛下,臣率領農部全力培育道薯,終於,在昨日將道薯的種苗培育出來,只是....”

“只是什麼?”

李世民連忙追問。

農部尚書小心翼翼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隨後斟酌的說道:“回稟陛下,只是這產量,只達到畝產900多斤!”

李世民驚訝到了。

“為何這產量相差如此之大,那車遲國的道薯便能畝產四千斤,咱們培育的這隻能畝產千斤都不到?”李世民追問說道。

農部尚書搖了搖頭。

“陛下,臣..不知!”

“此事朕已知曉,這段時日辛苦愛卿了”李世民拍了拍農部尚書的肩膀。

“微臣不敢,那微臣便告退了。”

...

李世民看著農部尚書離去的背影,臉上閃爍著陰晴不定之色。

其實。

畝產九百斤的產量,對於現在的大唐帝國來說,已經是極為的了不得了。

對比起大唐帝國目前吃的大米,以及大麥等主食,完全超過了好幾倍。

只是這產量雖高,但卻不能拿去比較,若是和車遲國的這原產道薯比起來的話,四千金..九百斤,著實相差太大了。

一時間。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

第二日。

皇宮。

朝會大殿。

李世民端坐龍椅。

一眾大臣紛紛在大殿的下方站好。

農部將道薯的種苗培育出來的訊息,這些大臣們都已經知曉了。

並且還知曉農部培育出來的只有畝產九百斤,而車遲國的道薯原種則能夠畝產四千斤。

這一次的朝會,主要探討的事情便是這道薯的問題。

“咱們大唐培育出來的道薯只能畝產九百斤,車遲國的原種可畝產四千斤。”

龍椅上。

李世民幽幽說道,目光掃過下方一眾臣子。

“諸位愛卿舉得,對此事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