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大學城擺攤一個星期,安華手頭就攢了不少錢了,每天扣出成本費後還能剩下兩千左右,並且營業額一天比一天多。

安完心裡盤算著讓安曉菲去上學,她今年都六歲了,這個年紀早過了幼兒園的年紀,安華想讓她直接去上小學。

在家裡的時候,安華先給她補補課,下個學期就讓安曉菲去上小學。

還有一個月就要放暑假了,安華還能攢三個月的錢,這期間她一定要改善她們娘兩個的生活,不用再每天住在小吃車裡。

每天客人來的多,能賺到的錢就很多,安曉菲對此也很高興,她天天陪著媽媽幫她幹活,出攤收錢,大聲吆喝著維持隊伍的秩序,常常累得滿頭大汗也半點不覺得累。

因為她知道只要有了錢,自己和媽媽就能生活得好一點,她一定會多多幫媽媽幹活,讓媽媽少辛苦一些!

白天安華除了備貨以外,就是教安曉菲一些基礎的知識,原主是個沒有文化的人,安華就在原主那部老舊的智慧手機上,在網上尋找到教程和安曉菲一起學習,有意無意的帶著安曉菲去用自己的方法思考,安曉菲也沒懷疑媽媽為什麼會忽然明白這麼多東西,只以為媽媽和她一樣都是按照手機上的老師教的。

每天晚上出攤之前,那些大爺大媽們都會先來安華這買點串串回去,然後安華才會推著小吃車到大學城那邊。

原主推著小吃車走了很多地方都被人驅趕,上一個地方因為收債的人被趕走了,她們也是最近幾天才到這兒。

天天過來買串串,安華就和那幫大爺大媽們混熟了,在他們來買串串的時候和他們打聽居民區裡有沒有閒置的屋子出租,她苦一點沒關係,安曉菲不能總跟她住小吃車,夏天又熱又潮,安曉菲身上都起了溼疹。

正好有個大娘家裡就有一套房子閒著,好心的想免費給安華住,就讓她每天吃點串串就行了。

安華拒絕了大娘的好意,看過房子後,按照市場價給了她房租。

房子是個一室一廳的小屋子,屋子被拾掇的很乾淨,各種用具一應俱全,買點日常用品就能住人。

安華付完租金後,立馬帶著安曉菲住了進去,母女兩個終於不用再睡在小吃車裡。

安華不用再在小吃車裡煮串串的湯底,她把煮串串的鍋挪到了廚房,那些大爺大媽們就跟著從她的小吃車挪到了她家門口。

每次一到安華熬煮湯底的時間,大爺大媽們都會準時準點上門。

或者加了聯絡方式,提前讓安華幫他們留下,然後過來取。

自從那天老人家們把安華這兒的串串和手擀麵帶回家裡後,受到了家人們的一致好評,基本上每天都要來上幾串過過嘴癮才覺得舒坦。

照顧完小區裡的顧客,安華才會推著小吃車到大學城。

這樣有規律的生活過了半個月,在安華一天晚上出攤的時候被打破了。

“誒誒誒!誰允許你們在這出攤的!你們幾個來這買什麼!看不出來這家攤子的食物不乾淨嗎?這老闆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看長那樣就知道是出來賣的,你們也不怕吃了得病!”

有幾個長得膀大腰圓,滿臉橫肉,身上佈滿了紋身,光著膀子或是穿著背心兒的壯漢,晃晃悠悠的朝安華的攤位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