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垃圾觀眾?

當然有!

垃圾觀眾應該是那些無腦追捧的腦殘粉。

他們所有的判斷能力都掛在了他們所追捧的明星上面,以凡是其偶像的電影,電視劇就無腦誇獎,凡是輕視其偶像的人就無腦噴。

以這兩個凡是為基礎盡情的噁心著其他所有人。

這群人缺少基本的文化常識,又擁有充沛的時間,他們需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但是有不清楚如何獲得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找一個偶像作為精神追求的既達到目的,又不用費腦子…

但是…

創作者還是別說這種話的好!

沈長林的小作文還在繼續:“很多年前,有媒體採訪我,想讓我對年輕創作者說幾句話,但我也是年輕創作者,我對電影都一知半解,我能說什麼話?

但今天我想寫兩句:第一:做電影,千萬別沉浸在自己的嘔心瀝血中,更別指望觀眾為你的辛苦而吹捧。你的誠意都在作品裡面,觀眾能感受到,那是你的本事,感受不到,說明你不夠努力。

第二:我們敬畏這個行業,剋制自己的玻璃心,一定要記住,我們靠作品生存,而不是觀眾的體諒和包容。”

“最後,爛片大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宣傳、營銷做得好!電影是先買單,後消費的產品,對大部分觀眾來說,看電影是為了消遣又不是寫小論文,誰營銷做得好,就去看誰。

而且,現階段所謂的垃圾觀眾大部分都是虛擬的,發行方花錢僱的,俗稱水軍!

所以,《西遊伏妖篇》能賣十幾億,《大鬧天竺》能賣接近八億!”

“最後,我想說,看個電影而已,還分三六九等,照這個理論,吃個垃圾食品就是垃圾了?”

“憋不住了,再說一句:《摔跤吧,爸爸》大賣了12億,事實證明,中國觀眾對於挑選出真正好片的眼光是很準的,即使它完全沒有好萊塢的光環加持,即使它的宣發十分低調或者說弱勢,即使它初始的排片條件很差,主流觀眾的口碑仍然讓它正面打敗了包括全球超級強檔《加5》在內的一眾大製作。”

“《我不是潘金蓮》真的需要圓畫幅才能體現導演的意圖,作品的主旨?觀眾被嚴重犧牲的觀影感受難道就不應該在考慮之中?或者在嚴重犧牲觀眾的觀影感受之後,還有什麼資格指責觀眾們的厭棄?”

“好導演不用嘴炮吼人,只會用電影感染人!”

……

沈長林的加入,直接讓這場撕逼影響力再上了一個臺階。

壓熱搜都壓不住的那種!

一個是老牌的最賣座導演,另一位則是新生代賣座導演…

更何況,沈長林身上有著42.8億美元的前傳…

網友當然支援沈長林居多,廢話,啥也沒幹,突然被‘指定’垃圾,肯定不爽的!

ID‘黑蛋’:‘這傢伙就是一本正經放空炮,中國商業電影目前選用的映前宣發手法,各種花裡胡哨的宣傳,包括不限於海報、預告片片花、媒體新聞炒作等等,都是帶有對觀眾強烈欺騙性的手段,其目的就是讓觀眾無法得知這部電影的真實製作水平。’

ID‘蛋炒飯’:“永遠不要穿著敵人的褲子,去指責敵人不穿褲子!都是下九流,誰也別嫌棄誰啊!”

ID‘機械哨兵之心’:“我覺得,爛片多,是因為中國電影人整體業務能力不高,只有迎合低層次審美觀眾的能力!”

ID‘老徐牧羊’:“褲子魔障了,拍了《1942》這個沉重題材,觀眾不買賬就說觀眾是垃圾!我想請問,您為什麼要拍《1942》?我們的有些導演總以反抗廣電為己任,找壓線的題材,說壓線的對白,設計壓線的情節,拍壓線的鏡頭…他們以為這就震撼到觀眾了,殊不知,觀眾早就看過十大禁片了,您這點道行,壓根影響不了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