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討論(3/3)(第2/2頁)
章節報錯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叫這個片名——搶紅的意思,就是搶紅酒!
是的,你沒聽錯,就因為劇情中有一瓶紅酒,影片就叫《搶紅》了!
而且,黎名導演作為四大天王級別的老前輩親身示範什麼叫全程面癱,口齒不清,口型對不上以及沒有任何感情…
現在很多人覺得四大天王,黎名就是來湊數的!
歌神張雪友、完美偶像劉得華,演技越來越精湛的郭富成…
黎名有什麼?
那張臉?
別跟我說他以前多紅,凢凢當年還是三界最火的呢!
扯回來,繼續說《摔跤吧,爸爸》,上映17天,票房7.98億!
這是要破十億的節奏啊!
果然,端午當檔之後,《摔跤吧,爸爸》上映25天,票房破十億——端午檔有《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的…
這個太打擊人了!
因為《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印度電影,沒啥特效,純粹是依靠口碑逆襲的電影。
以前,業內面對自己的作品拉胯,總愛抱怨市場,會說一句‘總侷限制’或者‘觀眾辣雞,愛看爛片’!
就說最近的《斷橋》,導演李俞真的是不可理喻,這破電影,還是因為刪減…
《摔跤吧!爸爸》的現象級表現,證明了內地觀眾對優質商業電影的渴望程度。
然後,總局也出來說話了:“國內的藝術家們總要搞題材決定論。有的認為,有些題材就不行,總是埋怨題材不好、政府審查太嚴,有些題材不讓涉及。
後來我問他,哪個題材不讓你反映?
我說了一句刻薄的話,但也是實話,不要因為沒有藝術才華,就怪題材不好。
摔跤是個冷門題材,是奧運會的冷門專案,電視轉播收視率低,但是印度拍出來就有高票房。我說,你是不想拍《摔跤吧!爸爸》,只想拍“過來吧,小姨子”“別這樣,姐夫”。”
沙雕網友立刻二創:乾脆各讓半步,拍“摔跤吧,小姨子”
更進一步:我覺得還是“別這樣,爸爸”更能吸引票房。
這個事對天下娛樂沒有什麼影響,反正《摔跤吧,爸爸》已經賺翻了,就是阿米爾·汗立刻成了頂流——不吹一句阿米爾汗,都不好意思出門打招呼!
於是他的《神秘巨星》叫出了3000萬美元的天價!
然後…中影出手了,《神秘巨星》直接成為部非好萊塢分帳片…
……
《摔跤吧,爸爸》引發的討論直接影響到了《藥神》劇組,當然,大家關心的重點不一樣。
陳祉兮比較好奇這部電影的盈利率。
“譯製和送審等成本200萬人民幣左右,宣發費用1500萬人民幣左右。此外,給到中影和華夏一定的代理費用、指標費用300萬。這樣算,《摔跤吧,爸爸》在國內的總成本約為2000萬人民幣左右。”
“一般來說,內地票房過十億的電影,新媒體版權價格在5000萬以上,不算票房分賬,光是新媒體版權,這電影也回本了!”
她在跟施施掰扯…
“獨家版權費1800萬美元被你吃了?”
“那也能賺錢啊,分賬至少3億起步吧?”
施施沒有吭聲,趙姍接著道:“聽說《摔跤吧,爸爸》是趙姍從華宜手上搶來的?”
“…這我不知道。”
沈長林推開休息室大門,剛好聽到這個,反問:“你關心這個幹嘛?”
“你說體育題材有沒有搞頭?”
“…當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