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對手?(1/5)(第2/3頁)
章節報錯
12月1號開始,天下娛樂的股價就開始攀升,短短几天漲了近20%
12月1號發生了什麼?
內部試映?
不是,是《流浪地球》送審透過!
而且先讓海里過了一遍…
那為什麼二級市場飆升?
資本預見到了《流浪地球》是爆款?
資本沒那麼大能耐,開拍的時候就預見到票房大賣,甚至資本出於過往的經驗,認為國內科幻大片的土壤還不成熟,部分也是事實…
但12月1號送申透過後,有能量的資本恐怕已經看過送審樣片了,更可能已經得知了口碑爆棚的訊息——內部人拿到的應該是真實資料而非宣傳口徑…
一部科幻片得到了海里的讚許,這是什麼概念?
雖然,現在的市場趨於成熟,一部電影大賣對影視公司的市值影響沒有以前那麼強大了——當年《泰囧》一部戲讓光線市值暴漲66%,《私人訂製》上映兩天,華宜兄弟市值蒸發63億元左右…
所以,那些年各個行業都要做電影嘛!
藉助娛樂圈的頭部影響力講故事。
但,現如今的文娛板塊,各大公司的市值基本很穩定,除了像《八佰》、《戰狼2》那樣打破型別片上限的電影上映,會明顯拉昇相關公司的市值…
沒錯,這幫資本賭的就是《流浪地球》破圈!
為什麼一定要破圈?
因為…中國科幻影迷的數量誰也不知道會有多少…
這幾年最硬核的科幻片應該是《火星救援》,票房沒到6億,比不上14年的《星際穿越》,今年的《太空旅客》沒到3億,《降臨》乾脆堪堪破億。
當然,這些都是好來塢科幻片,但咱內地不是沒有拿得出手的科幻型別片嘛,只能參考好來塢作品。
也就是說如果僅僅只算科幻型別千觀眾,《流浪地球》最多也就6億出頭!
所以,必須要破圈,最好口碑形成黑天鵝效應…
很巧妙的,提前上映的《芳華》口碑爆了!
……
是的,《芳華》提檔一天。
目的很簡單,透過口碑影響,反饋院線排片。
《流浪地球》的排片是38個點,《芳華》則是打29個點…
除了極個別的影院,大部分院線更看好《流浪地球》…
這個很正常,去年的《潘金蓮》賣相那麼好,最終票房才過了4億,還是後期瘋狂注水接近一個億的緣故…
沉長林監製的電影,還沒有失敗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