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電影史上,總有一些寵兒得到上天眷顧,他們不但肆意發揮著自己的藝術天賦,更能收穫商業和口碑的雙豐收,所謂功成名就,令人豔羨。

前有斯皮爾伯格,後有諾蘭!

其實,像諾蘭這樣的導演,基本上就等於了好萊塢。

早在2015年,和諾蘭多次合作的老戲骨邁克爾·凱恩爆出諾蘭在籌拍新片,2017年上映,訊息一出,連作品名稱都沒有定的“未命名作品“已經在豆瓣上遭到哄搶——管他片子是什麼,五星好評直接上。

更有很多‘影迷’,強行劇透——《盜夢空間2》、《星際穿越2》…

名稱未定的片子,配樂和主角都湊齊了,連彩蛋都不放過,到底要怎樣?

後來終於又訊息流出,片名是《敦刻爾克》!

嘖嘖,這種行為跟腦慘粉看到自己哥哥出演就給滿分,有什麼區別?

諾蘭當然是好導演!

要是非盯著粉絲言論不放,那誰還沒個目中無人的粉絲啊?

除了粉絲把他吹上天以外,業界、評論界和觀眾都給了他與他水平相配的待遇。

別看粉絲一口一個神作,影評人給的分數都很中肯,平均在7080左右,和他同級別的導演差不多一個水平。

華納是待他最好的,想拍什麼都給開綠燈,擱一般導演想都不要想的原創科幻大片,一億兩億的預算說批就批!

為什麼,就憑《黑暗騎士》這種片子,北美5億票房!

就憑每回他都能不超支。

評分什麼都不是,票房才是觀眾真正的反饋,正所謂用腳投票。

實際上除了《黑暗騎士》有蝙蝠俠加持,諾蘭的其他專案單片北美沒超過三億,全球沒超過十億,屬於穩賺但是不會大爆的型別。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年頭,有機會製作原創電影,而且還能保證每部戲不會出現虧損,已經足夠難得。

恰指一算,有能力拿到上億投資,而且拍出在自己風格原創電影的除了諾蘭,也就大衛芬奇、昆汀·塔倫蒂諾他們幾個了…

時代變了嘛!

但說實在的,同代大導演昆汀,大衛·芬奇包括保羅·托馬斯·安德森並不具備諾蘭廣泛的群眾基礎—,他們更偏作者性,諾蘭更偏向商業電影,儘管有著無懈可擊的情節,凌厲的剪輯和漂亮的畫面,但主要的目的還是來娛樂觀眾…

飯糰看書

J·J·艾布拉姆斯在好萊塢的影響力或許不亞於諾蘭,但他更多時候在出任僱工,不像諾蘭一樣能夠完全掌控自己的作品。

沈長林還是非常欣賞他的…

但被他的腦慘粉攻擊…

還是感覺很不好的!

“沈長林有什麼資格評價諾蘭?中國只有李胺有資格跟諾蘭對談!”

“不會吧,《敦刻爾克》內地票房比不上《利刃出鞘》,就代表諾蘭比不上沈長林?什麼時候單片全球過十億美元再說這個話!”

當然,沈長林的粉絲也挺厲害…

“沈長林再怎麼樣,他也是柏林電影節最佳導演,製作了《愛樂之城》,拿過奧斯卡最佳影片…你諾有什麼?《盜夢空間》抄襲《紅辣椒》…”

“就是,歐洲三大獎掛零,奧斯卡掛零…除了評分,不過沈長林也沒有低於7分的電影,高於9分的,他也有《八佰》!”

“《敦刻爾克》北美票房1.78億,《利刃出鞘》北美票房1.46億…除去中國區域,《敦刻爾克》全球4.6億美元,《利刃出鞘》3.02億美元,差距很大嗎?”

“《利刃出鞘》爛番茄新鮮度97%,IMDB評分8.1;《敦刻爾克》IMDb上評分8.4分,爛番茄新鮮度92%…差距很大嗎?”

ID黑蛋做出總結:“某些接近權力的人會誤以為自己擁有權利,希望某些粉絲明白,喜歡諾蘭並不比喜歡沈長林要高貴,迷之優越感要不得。”

黑蛋居然還敢發言…

他一說話,底下評論區都是‘你還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