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選角(下)(3/4)(第2/3頁)
章節報錯
“哪能啊,成龍好歹是國際巨星,總要享受一點不一樣的待遇嘛!”
正扯澹呢,沉長林手機響了,掏出來看了一下,是趙姍:“你們聊,我接個電話。”
“祖宗,後天《我是演員》最後一期彩排啊!”
“我記得啊…放心吧,我一定站好最後一天班!”
“你要不要帶上《藥神》的主演?”
“帶上主演…也行!”
“那我通知一下張亦?”
“…不是張亦,我換人了…”
“啊?”
“張亦又不缺戲拍,我找了段亦宏,掛了!”
趙姍有點無語…
但這是沉長林的決定,她也不好說啥。
回到辦公室,一群人還在聊《鐵道飛虎》…
《鐵道飛虎》票房挺慘澹的,30號上映,首周1.8億,一直被《龍嶺迷窟》壓著,口碑也不行!
拋開房事民,電影本身也是不及格的。
在劇情構思上《鐵道飛虎》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新穎之處,成龍式功夫喜劇+抗日。
戰爭其實也可以跟喜劇結合。
《三毛從軍記》、《歡迎來到東莫村》、《虎口脫險》、《大獨裁者》,都算是非常出色的將戰爭與幽默做出了結合…
《鐵道飛虎》中雖然沒有如同手撕鬼子這樣的橋段,甚至還有著子彈是不會拐彎的自嘲,但從內在上來說,這部作品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乾貨,其所做的仍舊只是一部帶有誇張意味的成龍式動作喜劇,看似高潮迭起的轉折,其實都是成龍式喜劇套路的沿用…
但你這麼弄,電影欠缺了對戰爭殘酷性的著點!
這種著點是三毛脫下軍裝後看著無數墓架的唏噓,也是東莫村中那超越意識形態對生命的尊崇…
《鐵道飛虎》雖然能逗人一樂,可這些卻並不應該是一部戰爭喜劇真正落足的重心。
尤其是《八佰》在前,《血戰鋼鋸嶺》上個月上映的前提下。
觀眾用腳投票…
唯一的變數大概是《龍嶺迷窟》同檔期上映,吸引了大量觀影,口碑很好,二流報紙也沒有發什麼銳評…
……
段亦宏…
一個詞總結:好演員!
龍文章長達三分鐘的臺詞,不是所有人都能拿捏得。
——龍文章向虞嘯卿講述自己的經歷這場戲,長達3分鐘的對白、僅僅是地名就30多個,段亦宏一遍過沒有NG。
最開始是話劇演員——實驗話劇院。
實驗話劇院後來跟中國青年藝術劇院合併,組建了國家話劇院,就是太子免試入職的單位!
聽說最開始老段演戲過於用力,被人嫌棄,經過孟京輝點撥後,逐漸鬆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