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林比較起缸子,除了資歷方面有些不足,其它方面都可以吊打。

缸子是聰明人,對待比自己強大的人,態度還是很…溫和的。

沈長林的態度很明確——沒有興趣合作。

其實,拋開震盪啥的不談,華宜兄弟確實沒有啥優勢資源。

去電影化嘛!

之前,華宜兄弟的自身定位是“影視娛樂”公司,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和影院都是一級主營業務,尤其是電影。

彼時的華宜是領頭羊…

國內一半以上的明星藝人都是他們推出來的!

可以說他們想讓誰紅,誰就能紅。

然後,2014年之後,華宜兄弟不想只做影視,要擴大自己的業務版圖,改變公司內外對華宜的認知。

他們認為中國電影的市場盤口到頂也就300億,好萊塢佔一半,即便華宜兄弟能佔另一半的一半,也不到一百億…

所以,要去電影化!

後果就是長林影視做大了。

而且,長林影視只專注在影視劇領域…

其實黃忠磊,包括黃家兄弟,雖然說了重返影視板塊,但也不是很在意一時得失——人家在努力轉型房地產,手上有一大堆地皮。

——把影視融資來的錢投入地產,透過文化產業的名義低價拿地,賺錢賺到手軟。

……

“我覺得《芳華》的故事不錯…”

車裡,施施說了自己的見解,她很想投資《芳華》,覺得這部戲有搞頭!

沈長林看了她一眼:“我沒興趣,你最好也不要有興趣!”

“…那算了。”

施施有點遺憾,但她沒有爭辯…

對於施施來說,沈長林說的話,不用考慮原因,肯定是對的!

轉移話題:“你後天去美國?”

“對…怎麼?你也想去?”

施施搖頭:“我去不了的…我還得去拍《來電狂響》呢!”

沈長林有點驚訝:“這個戲這麼快就開拍?”

“主要演員們剛好都都有檔期,就拍咯!”

“成本多少?”

“2000萬左右…”

“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