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市場不會撒謊!

阿謀或許在電影技術方面沒什麼問題,《國際市場》也算大賣,但文藝片始終是文藝片。

《我是演員》第一期選段,探討大飢餓小飢餓的問題,很多網友評價:矯情以及不接地氣。

誰管你大飢餓還是小飢餓?

我們普通人光是生存已經耗盡了全力,哪有心情看人討論這個?

所以,院線給了25%的排片,也可以理解——新的一週,也不是沒有新片上映,只不過分量不夠。

《育嬰室》、《小明和他的夥伴們》

有什麼分量嗎?

哦,同期還有一部《但丁密碼》,湯姆漢克斯主演,院線壓住…

給了33%的排片…

是,這片子北美票房才3000萬美元出頭…

很正常,《但丁密碼》作為宗教解謎三部曲,《但丁密碼》在丹·布朗的作品裡已屬下乘,其歷史文化方面的乾貨數量比起《天使與魔鬼》、《達芬奇密碼》、《失落的密符》都縮水不少,原著銷量也不佳…

改編又把做了一次壓榨,最後剩下的內容零零碎碎…

質量不合格在情理之中!

但是湯姆漢克斯+朗霍華德,好萊塢大製作,壓制一下阿謀的《燃燒》問題不大吧?

然後,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燃燒》首日票房3800萬,力壓《但丁密碼》的2100萬,成為首日票房冠軍。

這個還算可以理解,畢竟是阿謀的電影嘛!

阿謀還是有牌面的!

次日票房居然有4300萬…

這就有點不太對頭了!

因為豆瓣口碑高達8.4分,而且差評多是:

ID‘老徐牧羊’:“有點過於賣弄,一部要靠過度解讀來刻意神話的平庸之作...

ID‘油炸哈士奇’:“我看了兩遍,也沒懂社會階層這個隱喻是導演有意為之,還是觀眾過度解讀。我只看到了一個懵懂男孩陷落情慾,以及生命意義的虛無,有如塑膠燃燒,一股黑煙過後,一切歸於無形。

ID‘慕容瑾軒’:這電影不就是傳說中的無病呻吟?矯情的要死啊!

一般有這種評價的,基本都是口碑不錯,但是票房很差勁的文藝片。

第三天,差不多該跳水了吧?

好吧,第三天票房5100萬…

首週末1.34億。

相比較大賣的商業片,包括阿謀的《國際市場》,這個成績都不算厲害,但是…《燃燒》的成本是3500萬…

志在衝獎的文藝片啊!

首週末居然拿下1.34億?

而且令人驚訝的事情還在繼續——第一個工作日報收39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