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小建議(2/3)(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金大劫案》這個專案是小馬奔騰開發的。
電影、電視劇雙向運作。
一個ip,賺兩份錢。
構思很美好,可惜,劇版的《黃金大劫案》乏人問津…
賣不出去!
你要說缺乏明星加持,沒有賣相,也不對,馬蘇+杜淳的陣容還是挺唬人的,再加上寧昊監製…
別看馬蘇現在塊查無此人了,當年她在電視劇圈也很火爆的,《旗袍》《新白髮魔女傳》《aa制生活》,收視率全都名列前茅,她都是女主角。
坊間傳聞大狗哥的靠山除了問題,以至於沒有電視臺願意接手了…
但是影片平臺入場之後,需要補充片庫,越有名的越好,於是,劇版的《黃金大劫案》就被愛奇藝高價買下了。
說到這,沈長林說道:“你要是想做長影片,也可以嘗試跟藤訊或者愛奇藝合作的!”
“…我沒什麼表達慾望,還是算了吧。”
寧昊搖頭,他顯然對電視劇沒有什麼想法。
黃博插話:“你說這種高片酬現象會不會影響到市場?”
“肯定會啊,平臺買賬,觀眾不買賬…但是,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最終是給觀眾看的,你推一個明星,是要觀眾認可,他才能成名成腕…比起粉絲,觀眾才是大多數!”
“然後觀眾會不滿?”
“嗯,不滿的結果就是直接攻擊這些小鮮肉什麼的,所以,小鮮肉現在的口碑都挺糟糕的!”頓了頓,沈長林‘預言’道:“我覺上面應該會出手的!”
寧昊擺手:“上面哪有空管這些?娛樂產業而已!”
也是,整個娛樂產業加一塊也不過千億市值,相比較龐大的國民經濟體系,算根毛!
“那可不一定,肉食者習慣了所有東西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娛樂圈這麼亂…民眾不滿程度再累計一點,上頭肯定會動手的!”
然後聊起了趙丹老先生的經歷——《武訓傳》。
電影上映後,本來號稱三年、五年不動私企電影公司的政策直接推翻,一年時間一鍋端,改組國營,即上海電影製片廠、bj電影製片廠…
“其實早期的電影真有意思,孫瑜的《大路》那麼早就注重展示健康男性的身體之美和有百合傾向了,吳永剛的《浪淘沙》具有現代意識,《哀樂中年》那一系列的金句更不用說了。”
博哥喊了暫停:“《哀樂中年》?”
“張愛玲編劇,桑弧導演執導…算了,我說一句臺詞,你就知道了‘我們中國人真是一個古怪的民族,對於死看得這麼重要,而不講究怎麼樣好好地活下去。’、‘你以為他們就能代表年輕人嗎?絕對不是。他們不過是未老先衰的一群罷了!’”
順便補充一句:“這可是1949年的電影哦!”
《哀樂中年》真的是一部豐碑!
用老電影機膠捲拍攝,黑白方形畫幅,這是時代的氣息。
不論是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四個人的場面,畫面都把人物的位置安排得恰到好處,光影舒服;
人物出場的場面排程,推拉搖移,乾淨利落,好像一個思路清晰的人在告訴你,即將要發生什麼。
用疊化表達物是人非、時光流動,原來1949年就可以做到!
劇本的語言十分精煉、犀利,演員的語氣中氣十足酣暢淋漓…
有時候感慨,原來上世紀四十年代,我們就有如此牛逼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