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幸虧沒參演(1/4)(第1/2頁)
章節報錯
圈內預測票房是有模板的。
基於型別還有檔期,大差不差…
那如果真的基於這兩類,《八百》的票房最多也就八億。
但這個東西放在沈長林身上不合適。
從《魔盜團》之後,他嘗試了很多題材,《伸冤人》屬於動作片,《奪寶聯盟》,中韓合拍的群盜型別,《唐人街探案》,偵探+喜劇…
包括去年備受好評的《我們的勝利》,典型的主旋律作品。
全都大賣了,《唐人街探案》還保持著國產電影票房第一…
沈長林有外號:爆款製造者。
如果《八百》也是爆款,這玩意誰也說不好票房落點在哪了——爆款不可預測,大多是因為品質過於優異,打破型別天花板。
從目前的輿論情況以及貓眼‘想看人數還有預售來看,《八百》的首日票房至少能破億…
還得看上映後的情況。
今年暑期檔,院線認定的爆款有三部,《封神傳奇》、《盜墓筆記》還有《絕地逃亡》…
沒有把《七號房禮物》算在爆款。
院線認定的爆款就是s+,有機會破二十億票房的那種。
《盜墓筆記》,陸含+井柏然+大ip,找不到票房失敗的理由!
《封神傳奇》,演員陣容有點離譜:李連結、梁佳輝、範九億、黃小鳴、楊天寶、古天楽,連打醬油的都請來了陳曉春!
《絕地逃亡》,成龍+約翰尼·諾克斯維爾+範九億,最重要,是成龍式的功夫喜劇;
當然啦,沈長林是內地獨一份的導演,《八百》,幾大院線均有參與出品,排片方面倒也不用擔心,至少會有一個公平競技的大環境。
絕不會像《陸垚知馬俐》、《搖滾藏獒》似的,慘遭院線打壓…
……
外界對《八百》蠻好奇的,尤其是看了短影片之後…
感覺這個《八百》跟傳統意義上的認為的‘四行倉庫保衛戰’好像不太一樣啊…
但《八百》的宣傳方按兵不動,包括沈長林除了接了幾個採訪,並沒有過多宣傳…
這個叫飢餓營銷!
電影公映前,主要任務是降低預期,但同時又要達到足夠的市場吸引力。
所以,物料投放還是蠻多的;
但不設定任何提前場的觀影,對點映場、首映場、媒體場、行業場、影評人一視同仁…
電影公映後,主要是傳播口碑,讓《八百》觀影成為一個社會熱潮,強調因勢利導,推波助瀾。
注意,飢餓營銷,需要強大的號召力才有資格玩,沈長林當然有資格!
他是內地票房記錄保持著,觀眾最認可的年輕代導演。
但…輿論引導方面,好像有點問題,因為最近網上基本都在罵以吾亦煩為首的小鮮肉…
即便《致青春2》已經宣告票房慘敗——首週末1.6億,總票房沒有破兩億!
感覺他們一方面真的擋了別人的道,另一方面,實力是真差勁啊。
沒有演技,還不讓點評,你隨便說一下,就有一堆忠心護主的粉絲直接把你噴成篩子…
其實,這些粉絲的做法是錯的,這是在將偶像推上符號化的浪潮。
當明星,最怕的就是被符號化,就像歷史人物一樣,他們本身怎麼樣已經不重要,只要你講到某個現象,你就會第一時間拿這個人的名字出來講事情,這個時候你無論怎麼洗,在大眾心中的印象都已經定死,絕無可能翻案。
就好像提到奸臣就想到秦檜一樣…
嗯,再發展下去,就快全民嫌棄了!
但他的粉絲很高興,彷彿懟了範小胖,就是說真話了!
捧臭腳到這種地步也是蠻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