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段時間看了一遍《龍少爺》,其實這個電影我以前是不太喜歡的,因為打的不夠激烈,但最近看又有新的感悟,尤其片中一場長達8分鐘的“背古詩詞”,在歷來香港功夫喜劇裡都是難得一見的純文戲,同時表現成龍大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

“他很喜歡岳飛,可以用東北話、山東話背誦《滿江紅》…”

“老實說,拍攝《伸冤人2》我實在有點不落忍,畢竟元彪老師、成龍大哥、洪金寶大哥都已經六十多歲了,我還得折騰他們,讓他們拳打腳踢,搏命飛車,跳樓跳海…”

頓了頓,沈長林接著道:“《伸冤人3》我是不會拍的!”

“為什麼?”

媒體趕緊問…

對了,現在是《伸冤人2》的首映儀式。

“…我不是說了麼,不忍心…我以前知道香港動作演員都是武行出身,敢打敢拼,但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真要現場看到了,還是挺震撼的,這麼大把年紀了,如果不是出於對我的信任,我覺得他們是不會接《伸冤人2》的!”

洪金寶插話:“…千萬別這麼說,我們也想賺點錢,順便告訴大家,我們幾個雖然老了,但還沒死!”

“劇本規劃也就兩部曲,故事也講完了,如果接著往下拍,我也不知道拍什麼了…”

“沈導,跟《獨立日》同日上映,有擔心嗎?”

沈長林笑了笑:“這是華納的想法,好像是《獨立日2》沒有舉辦任何媒體試映場,他們覺得不正常…”

其實是這樣的,福克斯一開始將《x戰警:天啟》早早為媒體曝光,沒想到口碑不如預期;到《獨立日2》時改變策略不給媒體看了,直接將放映場放到了週五上映當日。

這導致很多媒體怨聲載道,認為給他們的截稿造成困難。

在這種去看片前已經對電影充滿怨氣的情況,除非這片真是特別好,否則必然被罵死。

當然這一方面可能也反應出了電影公司本身對電影缺乏自信,而媒體通常會嗅到這種“不自信”而變得大膽起來:反正你自己也覺得不好,那麼我們就不客氣了。

相反,華納學習了迪士尼,《病毒》、《伸冤人2》、《誤殺》三部電影都舉辦了都舉辦了媒體場次,較早地公開了評論。

這無疑獲得了媒體的支援和讚賞,因為他們可以很早看到又不用一直被憋著不能說,結果也是皆大歡喜的。

同時,華納大規模擴大前期宣傳力度,邀請大批的網路紅人來參加記者會。

有這幫網紅在,電影的前期口碑迅速擴散…

“能說一下票房預測嗎?”

“…華納給出了全球4億美元的票房目標,我覺得他們小看了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伸冤人2》內地票房至少能有20億!”

嗯,放炮了!

……

吹逼嘛,很正常…

當然,沈長林吹逼也是有依據的,《伸冤人2》聚齊了洪金寶、成龍、元彪三兄弟組合,而且有上一部彩蛋的鋪墊,15億是可以保證的!

電影本身,延續了第一部的風格——打鬥風格,只不過在尺度上有所收斂,北美評級是pg13。

故事方面,繼續順延揪出黑幫,然後報復——以殺止殺,以暴制暴。

大場面很多,火車、直升機…

總之,8000萬美元的投資就得做出8000萬的樣子!

華納爭取到了4200家開花院線,比第一部多了1100家…

《獨立日2》則是4100家…

開畫場館差不多,成績對比很鮮明,確切地說,口碑對比很鮮明:《獨立日2》首週末三天票房是4022萬美元,《伸冤人2》則是5700萬美元開畫…

&nascore收穫etacritic只有33分的不及格成績。

&nascore收穫a的評價,而在metacritic則有87分的高口碑評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