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楊小蜜說她的接戲經歷,楊帆忽然問:“是不聽說是好萊塢大片,導演是羅蘭·艾默裡奇,想也沒想,直接就答應了?”

“對!”

“…小心點吧,好萊塢有很多騙子的!”

“騙子?”

沈長林插話:“黃勝衣還有楊志的奧斯卡紅毯事件就是典型的上當受騙…”

事先發的新聞通稿裡,黃勝怡會成為那屆奧斯卡“唯一受邀華人女星”,即將攜手大神級影帝湯姆·漢克斯風光走紅毯。

然後,新聞出來了:暈倒了?

貢獻了年度醜聞!

後來證明是被擺了一道…

邀請函都是偽造的!

楊帆接著道:“就是跟你說某個劇組有大導演或者大演員…”

順便舉例說了一下:“《金蟬脫殼》這個專案本來是要中止的,北美本土的票房才兩千多萬美元,即便碟片賣得再好,也很難收回成本了,但因為中國市場很火爆…所以,準備啟動了續集…”

《金蟬脫殼》雲集了西爾維斯特·史泰龍和阿諾德·施瓦辛格,兩大老牌功夫巨星聯手,北美僅收2500萬美元,中國區票房接近接近4200萬美元…

“《金蟬脫殼》續集?大片嗎?”

“B級片,估計北美這邊不會安排上映,發行DVD了事。”

“這是什麼意思?”

“一般來說,在美國不進院線只發行碟片的電影都叫爛片…在成熟的影院市場沒有這部片子的生存空間。

只是中國人對第一部有好感,所以好萊塢和中國資本一拍即合,用續集來挖掘第一部在中國市場的最後價值。降低成本粗製濫造是計劃中的,否則怎麼賺錢?你看吧,到時候肯定會請到一線男演員加持的!”

廢話,影片是知名IP,又有重量級人物史泰龍為影片壓軸背書,這種機會不抓住簡直就是傻子!

“這不是騙人嗎?”

“對呀,就是騙人…”楊帆:“準確的講是利用好萊塢的招牌吸引投資,你想想好的專案他們就自己投了,這種尋找合作的,多是爛片…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奇蹟…《指環王》、《速度與激情》都曾經吸收過大量德國人的資金,投資回報率100%…”

“要看具體的人,”沈長林總結:“現在好萊塢主流都是翻拍、重啟、續集…僅有幾個導演有權利做原創的專案…”

“哪幾個?”

沈長林看了看楊帆,後者掰著手指頭:“大衛芬奇、諾蘭還有昆汀…對了,伍迪艾倫也算…其實傳統制片廠不喜歡大衛芬奇,因為他不聽話,也不保證個效能帶來成功,索尼因為《龍紋身女孩》票房很差,所以把《喬布斯》這個專案轉讓給了環球,環球也沒找他,找了丹尼·鮑爾導演!”

對的,傳統制片廠喜歡J·J·艾布拉姆斯這種導演,有個性,但足夠聽話,最重要的是,特賺錢!

“那照你這麼說,很多導演豈不是沒工作?”

“你想多了,人家地位擺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