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獎,顧慮太多了,一會要政治正確,一會要見風使舵,敬老、不二封、考慮題材。

以前,沉長林覺的奇怪,要政治,我們有華表獎表彰,金雞獎完全可以歇一歇嘛!

提名都要左看右看,也不敢放開手腳去做…

後來知道,拿了金雞獎,政府以及相關單位是有獎金的,當然要顧慮一下各大國營製片廠的臉面——評委基本都來自個大製片廠…

按理說,金馬flop,多好的機會啊,趁機做大做強!

然後呢?

提名劉昊純、周也…

什麼鬼?

我們沒有別的女演員了?

《氣球》索朗旺姆;

《守島人》宮哲;

《又見奈良》吳彥姝…

是不夠評委看嗎,不,是因為她們沒有資本推…

票房不高,背後沒有資本就不配入圍嗎?

最重要的,格局層面…

港臺藝人不算中國人嗎?

丟人現眼的玩意,你叫中國電影金雞獎,知道嗎?前面掛兩字:中國!

不是大陸電影金雞獎…

咋了?

你單方面把臺灣電影還有香港電影開除中國電影序列了?

你可真牛!

“你想把金雞獎做起來?”

沉長林搖頭:“我沒那能力,但我確實不喜歡金馬獎…太小家子氣了。”

頓了頓,沉長林補充一句:“這幾年,寶島那邊有點跳,遲早會在金馬頒獎典禮上來上一遭…”

郭松姜撓頭:“不至於吧…”

沉長林很嚴肅回了一句:“很至於的!”

郭松姜閉嘴了…

說白了,金馬獎只是寶島省文建會、文化部撥款,另外由贊助商們支撐起來的一個大型電影成片產品評測推介會而已。

自以為皿煮、自由,實際上,根本不清楚自己在國際和地緣政治裡真正地位,在這個地方舉辦的獎項,沒什麼大的意義。

藝術從來不是孤立生存的,越大的獎項越有“贊助方”,贊助方的身份,特別是大量國際A類電影節。

基本沒有不夾帶利益或政治私貨的獎項——正如普利策獎這些獎項的資本背景怎麼抹黑中東亞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