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動畫電影…井噴之勢!(4/4)(第1/2頁)
章節報錯
《捉妖記》還是刷了票房!
有時候想想真讓人無語,票房接近《速7》這麼大的事,關注度比一般電影高,包場包的想不讓人發現都難。
而且本身《捉妖記》的質量能不能撐不起這麼大的票房?
心裡沒點數嘛?
見好就收是最佳選擇…
非要創紀錄。
想著創紀錄就創吧,還那麼高調,尤其是楊小蜜的粉絲,洗白洗的飛起,簡直是豬隊友中的戰鬥豬!
“有本事,你也刷出22億!”
“《捉妖記》國產票房第一!鐵一般的事實!那些噴子、黑子我也是醉了!”
花樣維護的結果就是適得其反,越鬧越大。
18號,安樂影視片方的公關開始發力,將轉發高達5000的微博突然刪除,接著網友的票房記錄樓也跟著被刪除。
這一舉動徹底惹惱了網友。紛紛開始大面積聲討“安樂院線”為何有幽靈場,花式包場。
隨即,各大入口網站開始發新聞炒起熱度,引發的關注越來越大,質問的聲音也越大壯大…
然而,不出所以然,一夜之間,這些新聞都消失了…
不止,20號開始,安樂公關的力度開始加大。大量刪除微博,貼吧,新聞。這一下,網友再次反彈。而且反彈的比之前更勐烈。
然後,官方下場,電影頻道做了專題報道…
但是呢,安樂影視《捉妖記》官方的公關手段居然一如以往的沒智商,洗白用上了公益捐款,網友本來情緒波動就大,這是想一路走到黑嗎?
要真的是公益捐款,為什麼只在安樂旗下的影院捐款?
好吧,原本以為是總局的要求,一打聽才知道這玩意是香港電影的習俗——香港電影的黃金期的時候,‘篤數’的做法,是業內的通用規則。
篤數的意思是就是報大數,作假。
當時,一般來說,一部香港電影本埠票房過兩千萬就可以上年度十大了。
以兩千萬為線,差個一兩百萬,片方都會自己花錢買票房。
因為過了兩千萬的話,可以對外宣傳的時候就好聽,最重要的是,對於外埠市場的宣傳,就可以增加招牌的光環。
同樣一部電影,你是年度票房第11名和你是年度票房前十,說出來的感覺完全不同。
賣外埠市場的時候,片商出價也是不同的。
好來塢其實也這麼玩的。
前幾年阿湯哥就爆出過新聞,為了讓自己某部新片上映的時候票房資料好看,阿湯哥自掏腰包買了百萬以上的票房——當然,阿湯哥同時也是影片的投資人之一(《借刀殺人》)…
但人家是真的真金白銀的買票房——如果在北美,你想買票房,在電影票房分成的時候,你再按照比例,把這些錢拿回一部分,成本還是很高的,因為院線要分票房的!
安樂不用這樣,人家旗下有影院的,下轄百老匯、百麗宮、MOViE&ny&na四大影院品牌。
刷票房的成本很低,左手倒右手,最多交8.3%的稅款(5%是國家電影專項基金,3.3%是稅款),也就是說,830萬就能刷出來一個億的票房!
……
“每個行業都有競爭,電影在喜歡的觀眾眼裡更是特殊的存在,是關乎藝術,關乎夢想的東西。”
“我覺得觀眾記住他們喜歡的電影,有可能是因為這個電影故事新穎,也有可能是電影裡面有他們喜歡的明星,或是情節讓他們歡笑落淚…”
寫了一半,沉長林想了想,還是刪了。
這玩意誰都能說,但他不能說,會給人一種因為嫉妒《捉妖記》票房,所以,才會寫小作文的感覺…
畢竟他是影史第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