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你們粉絲真亂(4/5)(第1/2頁)
章節報錯
男人們都很喜歡鍵政…
這是我被封三個群得出的結論,很多時候,搞黃色、發澀圖都影響不了他們鍵政的心理!
很正常,畢竟我們從小就被冠以社會主義接班人的稱號!
都是接班人了,當然要了解政治。
表現方式即為對宏大事物的偏好,如國家、政治、戰爭等!
尤其是當你遇到志同道合的同志,兩人合力在言語上、政見上將另一位踩在腳底下,不敢說話,那種快感…遠超過原始的愛愛…
沉長林轉了這通微博,立馬引發了一堆網友的追捧…
一晚上十幾萬評論!
“《寶山保衛戰》我看了,非常好!比骨子裡舔的《建國大業》好多了!”
“就是,《建國大業》把老蔣刻畫成了憂國憂民的人…大哥,日記是日記,評價一個人難道要看他寫的日記嗎?”
“《我們的勝利》是人民的勝利,是歷史的選擇!”
“《寶山保衛戰》最大優點就是證實了果黨、老蔣這個帝國主義的買辦,賣國政府的事實!拍的好!”
“惠,惠,惠你麻痺!還統戰價值,有個叼毛統戰價值!”
“樓上,好優美的中國話!”
“嗯,簡單的嘴臭,極致的享受!”
……
“沒有,我們的《道士下山》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的,李圓通道長,原名李藥夫…”
第二天的路演,很多媒體詢問《道士下山》是不是針對吟詩小達人…
沉長林搖頭:“其實拍《道士下山》有一個契機,我們看了一個網上的段子,不清楚是段子還是事實,說的是本世紀初,在一個地處深山的道觀中,人們發現了一位老道士,有好奇遊客問他:“道長,看您的道觀雖然破敗,但規模這麼大,為何只有您一位道長呢?”
老道士喃喃自語,“師傅師兄沒回來,不敢自己做主收徒啊。”
遊客:“他們什麼時候走的?”
老道士:“怕是有六十多年了吧,當時師傅領著師兄下山抗日去了,臨行前讓我看守道觀。”
“當時我也問師傅,什麼時候能回來?”
“師傅說,若回則必是盛世!”
“師傅還說,倘若不回,那便是回不來了。”
“看情況,怕是已經回不來了呢。”…很有感觸,然後查閱了很多相關資料,道教始終奉行的是“盛世修行,亂世救人”的精神,道教人士多以民族大義為重,他們深知國家興亡時,匹夫亦有責,在整個抗戰時期積極投身於救國救民的行列中,道教人士的身影,從未缺失!”
“剛好楊青是重慶人,他知道很多川軍的故事,本來想拍一段川軍出川的,我給他說了這個段子,他自己查閱了很多資料,拍了這段《道士下山》”
“拍之前,有問過陳導嘛?”
“沒有啊~”沉長林一臉莫名其妙:“為什麼要問他?他註冊版權了?”
“但是,網友會比較…”
“我們拍攝的壓根不是一個題材,我們的核心是家國情懷,陳導想講啥…我沒怎麼看懂,反正跟抗日無關…”
好嘛,此言一出,立馬引發了包圍他的媒體的轟動…
“你沒看懂?”
“什麼意思?你覺得《道士下山》怎麼樣?”
瞬間,一堆問題拋了過來…
沉導演尷尬了…
出道之後,他就沒評價過大導演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