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宣傳(3/5)(第1/2頁)
章節報錯
《刺客聶隱娘》就是如此。
《攝影娘》是非常自我的一部電影,它只適合一部分人觀看,但是宣傳進行的如火如荼,將一個只合適一部分人看的電影推到大眾面前後果可想而知。
沉長林看了看阿謀,嘴欠的說了一句:“就好像導演執導奧運開幕式,引發全球矚目之後拍了一部《三槍》…而且宣傳的也很勐,不自覺的就提高了觀眾期待…”
“《三槍》確實有點倉促…”
阿謀有點小尷尬…
他自己也評價果過《三槍》:本來沒打算拍這部戲,可製片公司想掙錢,用小沉陽出演搞商業炒作,就拼湊了一個不成熟的劇本。
——被商業裹挾的產物!
鄭志豪接著道:“按照熱度來說,《我們的勝利》至少是十億體量…”
“嗯,為了《我們的勝利》,直接把《碟中諜5》移檔到了9月18號…我們獨享半個月週期!”
《種菜骷髏的異域開荒》
“也不是,中間有《小黃人大眼萌》…”
“那是動畫電影…”
扯了一會,拍照片的來了。
幾個人化好妝,換好服裝,合影留念…
……
“我一直覺得主旋律這塊是有市場的,主旋律代表什麼?真善美、正義、忠誠、愛國…這些都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當然那應該歌頌!”
“我覺得,只是我覺得…可能大家並不是真正討厭主旋律正能量,可能僅僅是討厭一些虛偽的,令人尷尬的表達…”
《看電影》採訪,沉長林很認真回答了主編阿郎對‘為什麼選擇這麼‘主旋律’的題材’的提問…
“我上大學的時候,看了很多蘇聯電影,塔可夫斯基的《尹萬的童年》、依來姆·克里莫夫的《自己去看》,《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包括好來塢的《最長的一天》、《虎!虎!虎!》我都看過…而且大受震撼…”
“這次拍攝算是任務嗎?”
“不是,是我主動挑起的…之前韓導主導了《建國大業》,創新了巨星雲集+官方敘事的主旋律電影模式,那我可不可以也採用這種模式?”
沉長林接著道:“但後來覺得70週年這個命題太大了,可以做的選擇很多,乾脆找幾個導演每人做一部短片,大的核心不變,就像獻禮戛納一樣,我們也獻禮一次,做個拼盤電影!”
“最難的是什麼?”
“…沒什麼特別困難的,這樣的主題再加上五位導演導演本身的影響力,請的演員都願意來出演和奉獻…拍攝時候,大家也都全力以赴,拍攝基地也樂意給我們提供最好的幫助。”
“那市場目標呢?”
“我們的預算1.5億左右,宣發預算8000萬左右,最初的預估的票房在58億,目標是努力超過10億,創造主旋律影片較以往更好的市場回報,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但是看了成片之後,大家覺得最低目標也應該是十億!”
“你看了全篇,印象最深刻的是哪段?”
“應該是蘇侖的《能文能武趙政委》…她選的點非常棒,整個畫面銜接也很好…”
“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