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他談談對《小時代4》的看法…

“中國電影工業正在用四分之一的時間走發達國家電影市場走過的路程,這裡會有很多的問題,走得太快,各種現象交織在一起,有的時候反應特別激烈…《小時代》系列是粉絲電影,粉絲電影其實本質上就是依賴明星的作品,好來塢大製片廠時期,也有過這種思路。”

“劇本不行,就用明星嘛!其實,湯姆克魯斯年輕時候也屬於流量,演過很多小鮮肉作品,比方說《乖仔也瘋狂》、《雞尾酒》之類的,但他透過《雨人》、《七月十四號》等片子,演技逐漸成熟…慢慢成為影響全世界都明星!”

“香港電影也一樣,你像劉得華、鄭尹面最開始哪有演技?純粹就靠臉…”

“那為什麼《小時代》的票房那麼高呢?”

“小眾的愛好也是愛好啊…而且我們的觀眾太多了,800萬觀影人次在其他國家看來簡直不可思議…但對我們的市場來說,不算啥,否則,郭景明也不會名利雙收!”

“其次,動畫電影…我們研究了一下北美、歐洲的一些電影市場,發現在這些市場,動畫電影能佔到15%~20%的票房比例,中國電影市場正在走向成熟,我覺得動畫影片未來幾年將佔到中國電影票房的15%以上,目前還在10%以內…按照他們網際網路話語來講,這是一片藍海區域!”

“票房之外,動畫影片更重要的是產業鏈會比較長,會有很多衍生收益。”

“所以,您從12年開始佈局動畫電影?”

“其實是13年,我的遊戲公司上市了,我也有錢了…”

“那你怎麼評價《大聖歸來》?”

“絕對會成為國產動畫電影一部值得銘記的作品!”

“為什麼這麼說?”

“無論畫面還是故事性,《大聖歸來》都不弱,最重要的是票房,我估計《大聖歸來》最終票房在10億以上!”

“…十億?”

“嗯…”頓了頓,沉長林繼續道:“《大聖歸來》一旦過十億,劃不劃時代我不敢說,但對國產動畫的推動作用,我覺得是劃時代的!”

“首先:資本會往動畫產業傾斜…這個很重要,搞任何產業都需要錢的,動畫產業也一樣,《大聖歸來》授權玩偶,我們只是第一次做,估計能帶來五千萬的收益,但是同名遊戲已經上市,這個能帶來好幾億的營收!”

“其次…”

“但是當年《寶蓮燈》也是盛況空前…”

“不一樣,”沉長林搖頭:“《寶蓮燈》沒賺到錢!”

《寶蓮燈》確實盛況空前,也是街頭巷尾的熱議,觀眾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成年人,票房重新整理國產二維動畫記錄,打敗同期迪士尼動畫《花木蘭》!

——1999年票房2900萬,蟬聯冠軍直至2008年才被《風雲訣》打破。

全明星配音陣容,江聞、寧婧、陳沛斯、徐凡、朱時茂…每一位都是大咖級別的演員。

不僅如此,連配樂都十分出色。

李聞的《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劉喚《天地在我心》、張信哲的《愛就一個字》三首神曲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流傳度甚至比影片本身更盛!

裡面有一句臺詞,記憶猶新:小忍成人,大忍成佛,你看俺老孫不就忍成佛了嗎?

但在商業上是失敗的:1200萬投資,動用無數關係,大牌歌星+全明星配音。

最後收回2900萬。

雖然看上去已經翻倍投資了,但是實際上“關係”可是不可再生資源。

大牌看你上美的招牌,願意低價陪你玩一次,央視作為乾媽也勉為其難幫你做做廣告。

玩一次可以,次次玩,你開什麼玩笑?

沉長林補充一句:“只有商業上成功,才有資格談情懷,市場不相信眼淚!”

“國產動畫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部作品?”

“《白鴿島》!”頓了頓,沉長林接著道:“我已經聯絡上美廠,準備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