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2020年的時候,也就是疫情大環境下,有幾部口碑不錯的文藝電影轉為網路上映。

《春潮》還有《春江水暖》…

尤其是《春潮》,貓眼熱度達到了4498,位於電影榜單的第二位。

此外,《春潮》作為一部在網際網路播出的文藝電影,自開播後,連續數日都位居豆瓣實時熱門電影榜首位,在實時熱門書影音榜單上也排在前三。

一部偏向小眾的影片,在豆瓣評分早早達到了7.2分,評分人數超過兩萬人。

最終收穫了遠超院線放映的效果——不僅收回了成本,還拿到了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

愛奇藝重點推介,首頁掛了三天…

這個事,最開始是畢贛乾的,《路邊野餐》從一開始,他就跟院線的人說了‘只在電影院上映十天,沒有必要再多幾天浪費別人的排片。’…

院線放映結束之後,當晚網路院線上映!

幾大影片平臺為它增加了“1周的視窗期”,即在該影片平臺上線第一週,影迷可以透過5塊錢購買再次支援路邊野餐,而其中vip會員則半價購買。

問題來了,除非像《春潮》那種平臺給予高度重視,首頁推薦的文藝片很有可能獲得大量點選,從而收穫不菲的分賬。

大部分文藝片沒有這個待遇的。

採用網路方式播出的文藝片,夾雜在網路電影浪潮中,因為內容、宣發和受眾上的劣勢,很容易被忽視。

網路電影的題材多聚焦在驚悚、懸疑、奇幻等型別的影片作品。

天生自帶網路基因,相比院線商業片來說,它的成本低廉、商業模式簡單直接,依靠觀眾用腳投票,高點選率就能獲得分賬收益。

具有明顯的網路影視工業化特質,面向廣闊的c端市場,直接吸引網路使用者觀看,更像是短、平、快的快餐產品。

文藝型別電影跟這類作品相比,完全是兩個極端反面…

所以,沈長林的意見是專門做一個文藝型別電影平臺,滿足‘文藝青年’們看文藝片的需求。

當然,他肯定不會做,最重要原因:片源太少了!

而且獨家上映,肯定要買斷,你拿什麼跟財大氣粗的愛優藤競爭?

——歡喜傳媒做過歡喜首映,一堆高質量電影都在它那邊獨家上映,《江湖兒女》、《南方車站的聚會》、《影》、《一秒鐘》、《誤殺》、《瘋狂的外星人》,有用嗎?不還是涼涼了!

……

事情都是一陣一陣的…

很快,媒體關注的熱點就成了‘清華段子手李健’…

李健參加了《歌手》…

第一次上節目,第二個出場,他說了:‘2好,2是質數里第一大的數字。’

用的是老款的諾基亞,問他為什麼不用智慧手機,回答:人就挺智慧了,幹嘛還要用智慧手機!問他要微訊號:人比較有威信,不用那個微信!

李健紅了,是一件好事。

他的音樂風格在華語樂壇獨樹一幟,擁有眾多歌迷,知名度、口碑都很好,受人尊敬,能主宰自己的事業和生活,這些是流量明星無法企及的…

本來很多人說什麼‘你們就看吧,很快就有很多黑料爆出來,說不定他的人設很快就會崩塌!’

《歌手》結束之後,很乾脆的回絕了大部分的邀約,去美國待了半年。

這才是清醒的人。

老胡去美國學習,通稿滿天飛,說好的兩年,結果只待了三個月,中間上熱搜67次,接了13個廣告…

這尼瑪哪是學習,訪美也不過如此了!

很多粉絲還說‘那是營銷號買的熱搜’,我呵呵你一臉——切斷聯絡方式,不上網、不發自拍,誰知道你在哪?

扯回來,李健紅了挺好的,至少沒人再揪著綜藝電影不放…

其實,即便沒有李健分擔觀眾注意力,《怦然星動》上映,首日也就是週一票房4200萬,上映五天票房1.7億,李亦峰+楊小蜜,這個成績只能算不溫不火,然後情人節當天拿下1.4億票房。

第七天票房是3400萬…

首周七天票房3.4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