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嘗一口…啊…”

沈長林拿起勺子挖了一口,餵給她:“怎麼樣?”

“蠻好吃的…”

“那你吃吧。”

施施直接裹著浴巾坐下…

“姐姐,咱穿個衣服吧!”

施施挑釁的換了姿勢:“…怎麼?忍不住?”

“你確定?”

沈長林坐勢要站起來,她趕緊起身:“…我…我開玩笑…我馬上穿衣服…”

等她穿好衣服,坐在客廳吃東西,沈長林突然想起什麼:“誒,你昨天說《煎餅俠》拍的不愉快?怎麼回事?”

“大朋…給我的感覺說不上來。”

“…怎麼講?”

“就感覺他很努力的想要成名,但又感覺彆扭…”

“哈哈,你跟我看了太多《屌絲男士》,覺得他這張臉不太適合演男主角!”

“對對對!就是這樣!”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第一印象”,就是知覺主體與陌生人第一次接觸或交往後的所得印象。對人們形成對人或事物的總印象具有較大影響,即先入為主。

當你無意識地裝扮成社會底層人士或者是屌絲的時候,哪怕看起來不像是真正的屌絲,屌絲骨子裡其實演繹出了屌絲的內在,觀眾就會喜歡而支援;

但是當你站在雲端裡高傲地只是透過外表的醜化和衣著的裝扮演繹一個屌絲,內心卻極度厭惡觀看的社會底層人士和屌絲的時候,觀眾其實是能夠看得出來你對他們的不屑甚至是輕蔑的。

《煎餅俠》將大眾好感度消耗殆盡。

別說什麼大朋拿過金馬獎最佳短片獎了…

短片獎是用來鼓勵新人的!

金馬短片獎,參賽選手基本上都是新人、學生和獨立電影人。

為什麼從來沒有成熟的商業導演去參與這個獎項?

因為那是欺負人,仗著自己有錢有經驗去欺負人。

所以但凡要點臉,懂點行規的電影人都不會和新人搶這個獎。

因為大家知道很多獨立電影人和新人比商業導演更需要獎項獲取資金和機會。

施施疑惑問:“那你還讓我投他的電影?”

沈長林有點懵:“…不是你介紹的嘛?我就實話實說了,《煎餅俠》肯定能賺錢…你想投資就投唄!”

“…劉巖想讓我幫個忙…”

“投都投了,不要想這麼多了…”沈長林轉移話題:“我帶你去逛逛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