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演員聚齊(第三更)(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人逛了一圈,然後來到一家奶茶店,坐下來稍微休息一下…
江蘇盈看了眼沈長林,道:“導演,我們這個戲要拍多久?”
“最多三個月…”
“這麼快嘛?”
鈉扎插話:“哥哥拍戲一向很快,他說效率很重要…”
“那質量呢?”
“我是這麼認為的,導演拍爛戲跟他拍的快與慢當然有關係,倒是準備充分的前提下,三個月是比較合理的週期…”
“那《魔盜團》準備了多長時間?”
“半年吧…”頓了頓,他科普了一下:“這叫U型結構,籌備期和後期特別長,而拍攝時間比較短…”
“是好萊塢工作方法?”
“…差不多,不過國內大部分正規劇組都是這麼幹的…”
“導演,你有想過去好萊塢發展嘛?”
“沒…世界上又不只有好萊塢一種電影,我的目標一直是中國電影!”
鈉扎插話:“那…那如果漫威邀請你呢?”
“誰邀請我都一樣,中國市場潛力巨大,體量擺在這,我們的體量是北美的三倍!而且隨著國家地位的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也會增加…所以,我幹嘛要去好萊塢發展呢?”
江蘇盈略帶崇拜盯著沈長林…
沈長林瞟了幾眼,長髮慵懶的搭在肩膀上,再配合烈焰紅唇真的是魅力十足!
老胡真的是豔福不淺…
……
俗話說做事不由東,做了也無功。
任何行業,都有一個共性:聽老闆的。
誰掏的錢,誰是資本家,那就聽誰的.
影視行業也一樣,只不過,媒體報道,民眾關注度主要集中在明星、名導身上…
很多情況下,一部影片拍攝環節的話語權是在資深製片人手中,製片人不會讓導演由著性子工作,除非你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導演,或者,你自己參與投資,自己製片。
即便是名導,被迫的放棄的專案也有很多~
朗·霍華德拍《黑暗之塔》,索要高額預算,結果到現在也拍不了;
布拉德·伯德開口兩億美元要做《1906》,然後跟迪士尼鬧翻了;
包括雷德利斯科特一直想拍《的黎波里》,但前期籌備不斷高要求,電影公司不堪重負只好放棄…
不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首先,沈長林的專案他有絕對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