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哪有什麼代溝?(1/4)(第2/2頁)
章節報錯
有一種觀點:網劇的觀眾是年輕人,是不看電視的人…
就跟《人民的名義》加了那段黃毛的劇情一樣,他們覺得年輕觀眾喜歡這樣…
郭松姜就覺得看網劇的觀眾喜歡的是那種低廉的畫風!
沈長林無語:“網劇拍的低廉,那是因為他們沒錢,好的內容是不分年齡層的,你看去年的點選率排行榜,我們的幾部劇排名都在前五…”
郭松姜搖頭:“那是因為電視臺的傳播效應還有宣傳力度!”
“…你不相信我的眼光?我跟你說,對觀眾來說,他們才不在乎是在電視機前還是在pad上或者手機上抑或在電腦螢幕上看影片,他們在乎的,只是好不好看而己。你自己想想你有多久沒看電視了!”
“我當然信你…”
老闆都這麼說了,郭松姜只好閉嘴,但他立刻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既然影片網站會成為渠道平臺,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做個影片網站?”
沈長林直接反問:“…你有錢?你知道做一個有分量的影片網站需要多少錢?”
“但我聽說光線傳媒跟360要合作影片網站了?”
“光線市值不到400億,它哪來的錢買內容?沒有內容,影片平臺就是笑話!”
“…那你傾向跟哪家影片平臺合作?”
“誰跟的錢多,就賣給誰,這玩意還用我教?”
郭榮姜努了努嘴,其實他本來想說要不要行個賄啥的,不對,那叫公關…
超過五萬會判刑,那就四萬多唄…
但一想,沈長林寧願選擇網播,也不願意買收視率。
還是算了…
……
傳統電視臺有意識到影片網站的進取心的!
因為廣告費用在減少——攤給了影片網站。
尤其是楽視做了機頂盒之後,試圖連電視機上的電視臺觀眾都全部搶來。
然後有關部門發了限制令,要求電視盒子的內容必須由國有的播放平臺來做,影片網站只能向這些平臺賣內容分錢。
賈悅亭暴怒,楽視發了十問總局的雄文!
很多人還支援…
再過幾年,你再看這個政策,說白了,總局擔心資本透過電視臺傳播一些不可控的東西。
不是沒有可能啊…
當然啦,沒什麼用,因為資本下場之後,影片網站很快投資了巨多錢開始加強內容製作,挖角、併購了大量原電視臺的供應鏈。
之後形成了BAT三大格局。
在14年到18年之間,這三家平臺撒幣的能力讓人驚歎,尤其是愛奇藝破壞規矩,以單集千萬引進《盜墓筆記》之後,那…價格迎來飛漲!
——當年本來三大平臺約好收購價,愛奇藝撕毀承諾,五倍六倍地收。
然後,內容製作方迎來了最好的日子!
尤其是知名製作人,比方說鄭小龍大導演的《羋月傳》,沒開播就賺了15億,現在還能能查到新聞通稿:香檳慶祝!
說回沈導演。
他不是沒想過做影片網站,手上有渠道…
但太難了,管理一家長林影視他都覺得力不從心。
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