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說沈長林謹小慎微,不會有事?

想多了,搞文字獄,我們一向很在行, 從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裡都能找到理由殺人滿門。

……

“應該是去年《泰囧》首映,我第一次見到導演, 沈監製把我推薦給了他,聊起了《小孩》這個專案…”

張亦接受《看電影》採訪, 宣傳《親愛的小孩》…

“這個專案最開始叫《小孩》…”

“我說實話,最開始看到黃博、徐爭,我覺得觀眾會不會誤解…畢竟他倆聚集在一起,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喜劇,但進組之後,完全沒了這方面的擔憂…”

“聽說演員都是監製決定的?”

“差不多吧…畢竟導演是新人,而且長林比較瞭解他們,他知道黃博的能耐,也知道徐爭一直想擺脫喜劇演員的標籤…”

“那他不擔心效果嘛?”

“…這個不用擔心,這個劇本你不用考慮人物的背景、身份是什麼,你只需要讀這個劇本、讀這個文字,你就會被他感動到,你就會就會很難過,就會流眼淚…我演的時候也一樣,就是根本不需要藉助任何外界的力量,或者是移情的力量,我就可以哭的出來。”

“那你覺得誰演的最好?”

“不好說,我感覺大家都拿出水準了,尤其是黃博,我聽說他看了幾十遍的紀錄片,就是為了抓住那個點!”

“我們有不少讀者好奇,你跟沈長林是什麼關係?怎麼認識的?”

張亦想了想,道:“…我也記不太清了,應該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他寫了一篇挺長的部落格,幫著宣傳了一下,然後我們就認識了,第一次合作是在《繡春刀2》,陸文昭那個角色,他跟陸洋導演提議找我…”

“然後是《搜尋》?”

“對…”

“他有指導過你的演技嗎?”

張亦想了想回答:“他說我的演技很好,但是設計感太濃了,什麼時候能完全拋開了設計,就能達到渾然一體的境界了!”

“真的嗎?”

“醉酒的時候說的,他一般不會說心裡話…”

“那他有沒有特別欣賞的演員?”

“沒聽他說過,但我知道他很欣賞周星弛還有葛尤…”

……

張亦現在是柏林影帝,咖位、逼格都有。

票房代表作?

《湄公河行動》、《大人物2》已經排上行程了。

再等兩年,妥妥的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