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了什麼事?”

“也不是發生…就是心態變了!”沈長林接著道:“咱們舉個例子,李仁港導演的《錦衣衛》,你仔細看,有點公路片的意思,他就是借明朝、錦衣衛這些名詞講述自己的故事,多看對方優點,李仁港電影的畫面意境和武打場景排程都很絕,這個不得不承認!”

“拍了一部電影,改變這麼大嗎?”

“也不是,我還是認為《三槍》是爛片,《無極》也是!”

場上場下鬨堂大笑,韓憨問了《繡春刀》的結尾:“我感覺這個故事的收尾有點突兀,為什麼沈煉會說‘不殺了你,我跟死了沒兩樣’?”

“妥協了,而且改的不是很好…最初的劇本沒有那場大戰,丁修死了,沈煉也沒有找趙靖忠報仇…但製片人包括投資方都說:“做一個型別片的話,如果故事結局太過於悲傷可能不是觀眾所期待的。”

我後來想其實是有道理,我自己喜歡的電影,就是那種故事的結尾會給觀眾是有一個希望的,有一個暖的東西,能夠支撐劇中人再往下走的一個動力,所以,最後改成現在這個結尾。”

“出於商業考慮?”

“應該說出於一種更成熟的考量!”

……

這個時間段的韓憨還是意見領袖,人家剛剛接受《時代》的專訪,封面照那種,標題大寫的‘公民韓憨’。

這個時間段,他身上有很多標籤:‘公共知識分子韓憨、“市長”韓憨之類的。

影響力很大!

沈長林很少公開談政治,所以,影響力稍微弱一點。

不過他的粉絲也很多!

兩人面對面交流,很多人覺得他倆可能會聊魯迅或者胡適…

因為沈長林在部落格公開評論過兩人,寫的是‘胡適是近現代精緻利己主義鼻祖,和稀泥大師,看上去親民、和善、儒雅、實用,非常契合很多中國人的生存法則,自然同類人很多,徒子徒孫也很多,並且不斷繁衍茂盛。魯迅先生面冷心熱,一股精氣神源遠流長,不經意間刺破無數人心中的宵小,讓人敬畏,催人深思,使人奮進。’

韓憨則公開評論過魯迅‘不比梁實秋、胡適、林語堂大氣’,對胡適很是推崇…

不聊文化名人,可以聊一聊制度、皿煮啥的…

結果,兩人壓根沒聊到這些!

真的全程在談電影!

這場宣傳,當晚就被一堆入口網站拿到了娛樂頭版,平面媒體、電視媒體紛紛報道…

尤其是沈長林的那句‘我想教教那幫香港導演怎麼拍古裝片’…

後面的直接被截掉了…

影響力遠超過昨天在傳媒大學跟白巖頌的對談。

不過沈長林沒空關注這些,結束會談,也沒有跟韓憨約飯,直接前往機場,一行人馬上要前往深圳。

接下來廣州還有成都…

最後一站則是武漢,等回到BJ,已經7月8號,《繡春刀》已經上映五天,累計票房早就過億了!

《繡春刀》熱度一直很高,首日2800萬,次日3300萬,7月5號,週日票房則是2760萬…

首週末票房報收8860萬,7月6號週一,報收1400萬。

四天票房破億…

沈長林還有團隊忙著全國飛,壓根沒有時間關注這些…

也是記者提問的時候,他才知道的。

這段採訪也被一堆媒體引用了:

“四天破億,有什麼想法?”

“沒達到預期,我本來想著,按照現有的銀幕數量,首週末破億是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