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難以抑制的尖叫,征戰結束,沈長林到底技高一籌,旗開得勝。

“…要…快死了…”

“什麼?”

“…沒事,”施施躺在他懷裡,忽然想起什麼:“那個…電影怎麼辦?”

“好辦,明天就開始正選導演…睡吧,你不累嗎?”

“你說呢…”

施施閉上眼,很快沈長林耳邊傳來輕微的鼾聲…

沈導演遲遲未能入睡。

他在想事情。

一是《證人》的導演,二是自己的第四部電影…

《我是證人》屬於帶著懸疑色彩的犯罪片,這類電影其實很好拍的——故事性天然很強!

角色人設豐滿,正派、反派對立鮮明,但凡懂點行活,都能拍好。

問題是得會用演員!

柳施施第一次擔任女主角,可不能搞砸了。

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千萬不能是王曉帥那種,好好的《日照重慶》、《闖入者》,硬生生被拍成了文藝片!

選個相對年輕一點的導演吧!

對於很多70末、80、90後導演而言,他們的青春期不是浸淫在香港的警匪片、黑幫片裡;就是在好萊塢電影裡領略西部荒蠻中陽光下的罪惡以及東部都市陰雨綿綢裡的罪行;以及涉獵新世紀以來,還算能湊上一腳的韓國犯罪電影。

【本站首發,最快更新】

他們對這一題材已足夠了解。

犯罪電影的程式是相對固定的。

故事的中心事件是犯罪,通常會牽扯到三種人物,犯罪者、執法者以及無辜者。至於三種人物誰是核心,則依據不同故事側重而定。

至於自己的第四部電影,他準備找編劇鍾偉商量一下——鍾偉是《藥神》、《奇蹟·笨小孩》的編劇,很擅長好萊塢型別片的寫作。

……

第二天,吃完早餐,沈長林吻別柳施施,然後上班去了。

才開啟手機,就發現了一堆的未接來電還有簡訊…

哦,昨晚回家之後,他就把手機關機了!

一堆事呢,哪有心情處理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