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總結(第六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月票加更…)
兩人到了一家麵館,要了兩碗麵。
蘇侖要了兩瓣大蒜,就著面吃…
沈長林有些理解不能,蘇侖看他盯著她手裡剝好的蒜瓣,很友好遞了過去:“你要嗎?”
“…不用了。”
沈長林果斷拒絕…
“吃麵不吃蒜,味道少一半!”
“少一半就少一半唄,”沈長林疑惑問了一句:‘你下午沒有采訪?’
“沒…”蘇侖嚼到一半,然後道:“晚上有個採訪…沒事,待會我多吃兩粒益達!”
“你可以的!”
NMG的女漢子…
突然想起什麼,沈長林問她:“《左耳》的電視劇版,你要負責嗎?”
“不要了吧,我還得研究研究《匆匆那年》…”
“我建議你接下,找個信得過的導演操作,你再掛名監製…能賺點錢的。”
“就跟《失戀33天》似的?”
“對!”沈長林補充道:“你可以成立一家工作室,以工作室名義製作《左耳》電視劇…”
影改劇嘛,從影視劇創作的角度來說,相較於的電影化,電影改編成影視劇的難度顯然降低了很多。
一方面,基於電影劇情的結構內容,影視劇的劇情拓展可操作性增強。
另一方面,電影的票房也為作品題材的市場接受度做了試水,市場反饋可以適當進行預判,這從某種意義上講更成功降低了風險。
“《左耳》電視劇化,很難改成20集以上的劇集…”
“那就做成8集或者13集迷你劇,反正咱們跟搜狐影片合作。我為什麼建議你親自掛名,因為《匆匆那年》,我也想跟影片平臺合作,先做網劇,然後再做成電影!”
蘇侖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
回到公司,企劃部門已經把《左耳》總結的文案拿了過來,就是成功經驗…
特意提到了營銷+宣傳兩個關鍵詞…
沈長林簡單翻看一下,然後沒有評價。
《左耳》大賣,算是天時地利人和,演員適配度很高,宣傳做得好,而且,這電影也不是真的一無是處——普普通通的家庭背景設定,簡單又殘酷的青春故事…
對於青春片來說,尤其是原著大賣的作品,人物高於故事,氛圍高於情節。
說實話,要不是兩部好萊塢進口片堵住了後路,沈長林真覺得沒準能有六億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