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IP的概念(第二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長林做電影的眼光精準,業內聞名。
《失戀33天》1200萬的成本換來過三億的票房,這個案例近在眼前嘛!
創下了華語影史以小博大的奇蹟。
之後自己執導的《大人物》再度以八億票房重新整理了華語票房最高記錄,監製的《繡春刀:修羅戰場》以過4億票房收官…
很多人,包括院線都認為這是基於銀幕數量增長帶來的結果。
然後賀歲檔,《金陵十三釵》、《龍門飛甲》雙雙未能過五億…
一個吹噓成本六億,另一個則是國內首部3D武俠,成本接近兩個億。
再之後,《左耳》成本3000萬了,導演蘇侖,主演柳茜茜、陳瀟、楊小蜜、李一峰、柳施施…
對,這幫人很火,可是,除了柳茜茜在電影市場上證明過自己,其他人…
陳瀟首部電影《大人物》是很了不起,但那是《大人物》,所有人都知道票房成功跟演員關係不大。
用片酬說話:這幾個演員加一塊的片酬還沒到800萬!
首日砍下4200萬?
是統計出錯了?
多打了一個0?
光線搞虛假宣傳?
不可能,前年才因為《阿童木》公開道歉——光線造假宣傳,把1700萬元的首週末票房愣是吹成了4000萬宣傳…
如果《左耳》涉嫌虛假宣傳,那…
好吧,再一看同檔期的其它電影,排名第二的《金陵十三釵》單日票房900萬,《龍門飛甲》800萬…
行了,《左耳》確實創下了國產電影首日票房紀錄!
《大人物》首日都沒到4000萬…
……
新畫面的張衛平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金陵十三釵》的所有宣傳套路他都用光了,前期的青色擦邊,上映之後開始各種針對博納,中間還藉助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想刺激一下票房…
沒什麼用,始終甩不開《龍門飛甲》。
本來就著急,指望元旦檔翻一把,然後《左耳》首日拿下4200萬,次日院線給了48%的排片,接近兩萬的場次,《金陵十三釵》排片被砍了一半,場次也從一萬四千場降到了八千多場。
他能說什麼?
懟院線?
抱怨排片低?
你自己不賣座,人家院線憑什麼給你排片?
懟《左耳》?
《金陵十三釵》和《左耳》那就不是一個體量的存在…
承認在市場號召力這塊,阿謀已經比不上沈長林了?
這怎麼能承認?
他就靠阿謀混飯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