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之中,接二連三的有人說話,顯然經此一鬧,附近一些看熱鬧的人都受到了老漢影響,對孫神醫的醫術產生了懷疑。

這些閒言碎語令孫神醫又怕又慌,還夾著幾分著急。

但孫神醫自入神都以來,門前病人絡繹不絕,在附近也很有名聲。

許多人對此不大相信,雙方爭執起來,倒吵得比鬧事的雙方更兇一些。

整條街道被圍了個水洩不通,竟將進城的路都堵住,有些人抱怨連連,有人則是駐足觀看,試圖往裡擠。

人一多就容易出事,近來水患未平,神都正值多事之秋,兩名衙差領命前來,不欲在此生事,便試圖將那孫神醫先帶回衙門中去。

“我不走……不走……”

一聽要進兵馬司,便嚇得那老頭兒面無人色。

衙門不是好進的地,哪怕無罪,少不得要吃些苦頭的。

若遇上糊塗的官,只為平息事端,恐怕要冤枉他吃虧。

這中年男人一副短命相,搞不好沾上的是人命官司,一旦用刑,他若承受不住,怕是要屈打成招的。

想到這裡,孫神醫當即就道:

“我行醫多年,確實可能學藝不精,但開的方子,縱然治不了病,卻都是補身的,絕對吃不死人。”

他對自己本領心中有數,此時惶恐之下,也顧不得曝露自身問題,忙不迭的道:

“這三人絕對是故意裝病訛我,想騙我錢財而已,求差爺查明。”

這話音一落,不少原本認為孫神醫有真實本領的圍觀群眾都目瞪口呆了。

等在一旁看熱鬧的柳氏聽到此處,氣得雙目圓睜。

“姓孫的!”

她一開口,頓時引起了兩名班頭注意,孫神醫也像見了鬼,瞪大了眼睛。

眾人轉過了頭,見柳氏衣著講究,氣度不凡,便都不出聲,接著聽她說道:

“我受你欺騙,前些日子帶了女兒來你這裡看病,開了些藥,吃了也不見好,懷疑你是騙子,你果然是騙人的!”

柳氏的話,自然不是先前那三名鬧事的人可比的。

她看起來非富即貴,不像是要訛人。

就連孫神醫自己聽完,都不由備感心虛。

他先前之所以敢抵死不認,除了是因為那瘦弱吐血的中年人病入膏肓,可能涉及人命官司之外,同時他還有個十分篤定的點,就是認為這三人家境貧寒,不可能是他的座上客。

在江南的時候,孫神醫就頗為有名,往來的都是富商之流,出入大戶之家。

所以老漢三人來找事時,他認定這三人是在鬧事。

但柳氏就不一樣了。

她確實曾經找孫神醫看過病,聽到柳氏說的話,他就回憶起來了。

自己開館之日,這婦人提了不少厚禮上門,帶了個病秧子少女,當時請他把脈治病。

說來也怪,他雖然醫術算不得多麼精妙,但多年看診,也是有些經驗的。

當日把那少女的脈,卻無論如何都摸不準,時有時無,彷彿垂死之人還吊著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