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終於知道仗該怎麼打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趙桓不甘心的問道:“不過一敗而已!大不了重整旗鼓,他折彥質作為將門子弟,怎麼能使東路軍全軍覆沒?”
張叔夜解釋道:“官家,如果戰報無誤,折彥質真的已經盡力而為了。王師潰敗之後,他在營中極力收攏潰兵,組織防禦。”
“但金軍統帥金兀朮似乎一朝頓悟,終於懂得了沙場真諦。揮師猛攻王師營壘,他親率女真主力下馬列陣,奮長槍重鎧,為全軍鋒銳,浴血死戰。金軍餘部受其激勵,士氣高漲,諸軍爭奮,淹沒王師。”
“王師雖奮命抵抗,但奈何兵微勢弱,且疲憊不堪。即便臨陣重創金兀朮,傷其左股,依舊難抵金軍人多勢眾。東路軍兩萬餘人及營中數百平民遂皆戰歿。僅千餘人渡河生還。”
“唉。”趙桓沉重的嘆息一聲,東路軍的確是已經盡力了。
關鍵是稚嫩了那麼久的金兀朮,在最後終於知道面對一個恢復正常的對手,仗該怎麼打了。
像此前金軍幾千、幾萬就能輕鬆吊打遼國、宋國幾十萬軍隊的情況,那根本就不叫交戰,完全是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在平推兩個大半截身子進土的腐朽老人。
金軍那叫打仗嗎?他們鐵騎還沒衝擊,對手就崩潰了,更甚至未接觸,對手就投降倒戈了。
所以他們總能以優勢兵力圍毆一支混亂、腐敗、空餉的軍隊。
可面對大宋如今這種逐漸擺脫腐敗的中原王朝野戰軍,他們作為北方胡人,想打贏就只有兩種情況。
其一發揮騎兵機動優勢,拖垮中原步兵。
這一點蒙古就比金人強太多。金國末年將領完顏陳和尚統領的精銳王朝野戰軍在堂堂之陣的正面交戰中,同樣屢破蒙古軍隊,戰功赫赫,名震天下,打得剛起兵的蒙古人毫無脾氣。
可是蒙古軍隊很快就轉變戰略,發揮騎兵機動優勢,把完顏陳和尚的精銳大軍拖死在野外,待其精疲力竭時發動猛攻,最終打敗金國名將。
其二自然就是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來。憑真刀真槍砍出個乾坤來。
戰爭廝殺本來就是兩個國家最強硬的意志碰撞。拼的就是哪一方更加堅韌死戰,哪一方更加英勇無畏。
女真人靠著重步兵打下的天下,卻迅速腐化墮落。連跟對手白刃相接,誓決生死的勇氣都沒有,還想什麼覆滅大宋?
只敢靠著僕從軍作戰,那根腐朽帝國末期有何區別?趕緊打包行李,麻溜躲回北方,還能多苟活幾年。
歷史上也就金人運氣好,遇到趙構那種貨色,瘋狂的拖後退,一味的求和,把土地白送給金國。
不然按女真人的腐化墮落程度,早被宋軍攆出中原,到塞外跟冰雪、野獸為伍了。
“無論如何東路軍的覆滅都影響深遠,如今北伐形勢如何?”趙桓望向幾位宰相,戰敗已成定局,關注接下來的形勢才是關鍵。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