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宋既然放開鹽禁,自然不會再與夏國再起兵戈,但金人狼子野心,貪慾無厭,若佔據了陝西,恐怕夏國就再無法與我朝貿易。望你能向夏主詳述利害,我兩國共同抗金。”

謀寧克任連忙恭敬應命,說道:“下臣必向我主詳述陛下之親善,使我國與大宋永結親好!”

這可不是一句虛言,謀寧克任甚至能想象到自己若將這訊息傳回國內,國內將會如何舉國沸騰。

一旦陝西解除鹽禁,西夏的青鹽必將源源不斷的賣往宋國境內,能收穫無數財富。

自己作為促成這一樁善政的大臣,必然在國內收穫無與倫比的聲望,滿朝官員,舉國百姓都將盛讚自己的作為。自己將一躍成為西夏最具聲望,最具影響的官員。

無論如何,謀寧克任都要促成這一項談判。

只是令謀寧克任猶豫的是,究竟要不要親善於宋朝。

任何一個國家,都免不了有各個派系的官員。有親金派,就有親宋派。

在此之前,西夏國內大部分都是親金派,但也有數量龐大的親宋派。畢竟被宋朝打得那麼慘,很多人就膝蓋發軟,極力避免與大宋交戰。

這就跟大宋在海上之盟前夕一樣,大臣有人主張親遼有人主張親金。

關鍵的問題在於現在形勢紛繁複雜,西夏也分不清究竟是金國勢大還是宋朝更強。

但趙桓不打算給西夏太多的思考時間,直言說到:“朕已經給夏國賜下天恩。時至不迎,反受其殃。朕只給夏國三個月時間!夏國或在三個月內立即歸還土地與朝我互市。或在三個月後,兩國兵戈相見!”

看起來這個要求非常苛刻,但有一絲緊迫感,才更能凸顯這份賞賜的珍貴性,讓西夏君臣對得到這份賞賜之心更加迫切。隨時可能失去的東西,才會令人更加迫切的想得到。

趙桓十分期待西夏真正得到這份賞賜後會作何反應,想來表情一定十分精彩。

這次開放鹽禁,將會成為吊在所有西夏君臣眼前的一塊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很顯然大宋肯開放堅持了數十年的鹽禁,不是心血來潮,一拍腦袋做出的決定。

而是大宋改革國家正稅後,有了放開鹽、茶官營的底氣。

大宋明面上就有田藉五億多畝,這是無論趙桓改革與否都有的底蘊。即便方田均稅法推行失敗,只按一條鞭法的改革,計畝徵銀也會有兩億貫的財政收入。

鹽、茶將再不是大宋的財政支出,放開民間經營後,民間鹽價將會在幾年內迅速恢復正常。

也就是西夏只在互市的前一兩年能享受到販賣青鹽的暴利,很快就會發現青鹽在大宋境內不復以往的暢銷!

雖然依舊有微薄的利潤,但絕不足以支撐西夏擴充實力!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大宋強大的經濟,以及鑄幣權將會源源不斷的收割西夏資源。

想要參與大宋互市,必須要有足夠多的大宋帝鈔。雙方每一筆交易,都在給大宋繳納鑄幣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