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南方戰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找到趙桓這裡的是賢福帝姬趙金兒,也就是皇室的二十七姐。
老趙家給女兒起名著實是非常接地氣,不是金就是福。比如十四姐叫趙富金,第十八姐叫趙三金,二十九姐叫趙金珠,三十姐叫趙金印。
充分體現了這個男尊女卑社會對女子的敷衍與輕視。
從帶御器械那裡聽說賢福帝姬請求覲見,趙桓頗有幾分驚訝。
經過上次的家宴, 趙桓的鐵血與冰冷給他的兄弟姐妹們留下了非常恐怖的印象。而且趙桓下了誅殺令,搜山檢海以取趙構首級,導致兄弟離心。事實上他的那些弟弟妹妹們都很不待見他這位大哥。
趙桓也樂得清靜,本來跟他們就是一群陌生人,非要表現得兄友弟恭,親密和諧, 趙桓也不太有那份演技。
不過既然妹妹要求見, 趙桓也沒有躲著的道理,便放下大臣上的札子, 說道:“讓她進來吧。”
隨著帝國版圖迅速恢復,趙桓最近深深體會到了當皇帝的無聊。
這些地方大臣有事沒事就要上幾分札子,有的是請示南方水果熟了,請進獻幾箱給官家嚐嚐。
有的是最近群盜、匪患都平定了,道路通順,請求進獻一批土特產到東京。
當然最多的就是那些肉麻的話。無數大臣表示自己對官家日思夜想,請求進京見見官家天顏。
這些人多數都是在南方叛亂中選擇堅守城池,不肯屈從叛軍的大臣。
隨著神武右軍橫掃江南,秩序逐漸恢復。這些人第一時間過來拍馬屁、請功。
後世人沒經歷過皇權的恐怖,都以為士大夫猖獗不可一世,好像皇帝不順他們意,他們就能讓皇帝暴斃。
事實上在極度恐怖的專制皇權下,皇帝一言能決定數萬人生死,這些士大夫哪有心思想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們是想盡一切辦法在皇帝面前露臉、刷存在感。
都是堅守在叛軍腹地的忠臣,皇帝對千里之外的大臣一無瞭解,甚至連名字都沒聽說過。
誰能升遷, 誰默默無聞。還不是靠拍馬屁?
給皇帝留下一個好印象, 皇帝一句話, 這位大臣就是國之棟樑,自此簡在帝心,平步青雲。不用一兩年就能進入朝廷中樞,參與國策決斷。
而不會拍馬屁的,皇帝都不知道這個人存在。還升什麼官?
就這種情況下,士大夫還想讓趙桓暴斃?他們乞求趙桓別心情不好,將他們貶到嶺南就不錯了。
這也難怪嘉靖、萬曆這些皇帝都不愛看奏摺。
趙桓的感受就是,大部分札子都毫無營養,純屬浪費生命。
不過在這些廢話連篇的奏摺裡,趙桓也能分析出一些有用資訊。
那就是神武右軍在江南的平叛十分順利。基本上奏摺裡都不怎麼提叛軍,各位大臣提到比較多的是群盜、暴民。
已經是五月末,神武右軍遲遲未歸,就是在南方平定散亂各處的群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