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師甚至已經設下了埋伏,就等自己一頭撞進去。

說明官家對南京城內的部署可謂瞭如指掌,什麼時辰,多少人,從哪個城門出擊,領兵將領是何人,都一清二楚。

韓世忠不敢想象,若自己誤入歧途,帶著軍隊真去進攻這裡所謂的“千餘人”,結局該是何等慘烈。

那畫面簡直不要太慘,不忍直視。

難怪守城將士看自己出戰的目光那般戲謔,嘲諷。他們就是在幸災樂禍,看著自己一頭撞進埋伏當中。

這麼說來,那支隱藏在黑暗中的甲士,也早已被朝廷策反,與朝廷取得了聯絡。

下一刻,韓世忠臉色大變,連忙向對面統兵將領喊道:“不好。末將賤內正在爭奪城門,以迎王師!其不知朝廷部署,恐會導致同室操戈。”

統帥這支伏兵的正是神武右軍統領王貴,他一如既往的大大咧咧,絲毫不疑有他,立即說道:“韓將軍帶路,我等立即進城,肅清叛亂。”

而此時,懷勝門前已經血流成河,三支軍隊在這裡廝殺的難捨難分。

規模最為龐大的正是長腿將軍劉光世的部下,他所部不僅轉進如風,反應也是極快。聽聞懷勝門有廝殺,立即便圍了過來,想把危險扼殺在萌芽當中。

而引起廝殺的正是與梁紅玉對峙的那支部隊。

梁紅玉率部死守在城門樓上,至今她也想不明白,對方怎麼跟瘋狗一樣,韓世忠主力一走,他們就發起猛烈攻勢。對城門的執著,似乎要比自己還要強烈。

而且什麼時候城中出現了這麼一支強軍,能與韓世忠親兵打的不相上下。

若非梁紅玉站在高處挽弓馳射,恐怕這數百人早被對方打崩潰。對方那名陰贄冷峻的將領,堪稱勇毅絕倫,一次次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梁紅玉雖然是女中豪傑,但短兵相接的勇力之爭,著實是抵禦不住這種勇冠三軍的猛將。

但就在對方即將浴血突破防線時,他們卻忽然分出了大半的兵力去抵禦劉光世的部隊。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梁紅玉摘下兜鍪,高舉大宋朱旗登上了城門樓,以她清冷如天籟般的聲音在城牆上吶喊道:“朝廷王師,誅兇討逆!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

數以萬計的將士都震驚的看向城牆上這個英姿颯爽的身影,火光下她長髮飄飄,扶著大宋朱旗迎風而立。

這一幕深深的烙印進無數人心中,那面朱旗與她絕世容顏,在這一刻成為無數人心中最唯美的記憶。

受她激勵,韓世忠所部親兵士氣大振,死死的守住城門樓,既是守護大軍入城的缺口,也是守護這位絕世風采的仙子。

那支一直猛攻城門的軍隊也瞬間停止了攻勢,守在城門樓下,開啟大門,迎王師入城。

就連劉光世所部,都出現了一支部隊陣前倒戈。

城內到處都在廝殺,各處都在高喊:“擒拿叛賊”,“誅兇討逆”。

自以為能佔據大宋天下之半計程車大夫們,掀起的這場浩大叛亂,卻連十日都未堅持到,就在一片混亂中,走向了末路。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