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御駕親征(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千多名將士逐一授勳完成,接下來便是激勵東京軍民。
東京百萬軍民在靖康之難中,智勇弘毅,救國以為己任,死而後已。其所展現的武德、血性、堅韌、愛國,各個方面都非普通農夫可比。
也正是這堅韌強大的市民階層,方使得東京守衛戰能夠波瀾壯闊。他們將戰事變成了百萬人級別的巷戰, 比之後世近代、現代戰場亦絲毫不差。而非如其他封建王朝一般,以農民為主,城牆失守,城池便宣告失去抵抗能力。
金軍也是提前數百年體驗到了在一座百萬人口的城市中打巷戰,究竟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
首先嘉獎的是東四班都指揮使,東京好漢李寶。
這位戰場上如重型坦克, 橫衝直撞, 摧枯拉朽的猛士,如今換上了一身硃紅色錦袍。畢竟他的東四班有官身,但沒有軍隊正式編制。
他平日裡穿重鎧,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在公眾場合,還是要注意一下影響的。
這使得他看起來胖乎乎的,憨態可掬,尤其站在趙桓面前,十分拘束。
但下面圍觀百姓中卻傳來一陣陣歡呼,他的大小兄弟們,興奮的手舞足蹈,抓著身邊的人就介紹道:“臺上那是我哥哥,官家親封的東四班都指揮使!”
“這次東京保衛戰,我哥哥可是立了大功!”
“還有我們,我們跟著哥哥也殺了不少金人!”
趙桓親手將帝都勳章掛在李寶胸前、李寶喜出望外,脖子一抻,咧著嘴笑道:“我也有這勳章?”
趙桓笑著說道:“你在東京之戰中功勳卓著,率部斬首金人首級六百三十七顆, 帝都勳章理所應當有你一份。”
李寶只感覺血氣上湧,激動的不知所措。沒想到官家日理萬機, 竟然還清楚的記得己等所斬首的金人數量。
趙桓從一旁錦盤中取出一枚官印,交給李寶,笑著說道:“神武左軍前軍統領,望卿能繼續為國建立功勳。”
李寶開心的是得到了最喜愛玩具的孩子,接過官印,鄭重的行禮,說道:“臣必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下一位自然是意氣風發、凌厲如劍的太學生陳東。
給陳東佩戴了帝都勳章後,趙桓卻沒有按慣例拿起錦盒中的官印,而是鄭重的向陳東說道:“卿軍功卓著,按朝廷律例,卿會榮升為一方重將。但朕在卿等太學生身上見到了顧盼英姿,風雲意氣。這份忠義熱血,昂揚自信不應該曇花一現,消失在歷史長河。”
“朕聞少年強,則國強。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 來日方長。”
“朕希望你能擔任太學司業, 位比太上政和年間。為朕,為國家,承師問道,以養天下之士。使太學生今日熱血忠義能一代代傳給大宋年輕士人。”
位比徽宗政和年間,這是一份極高的待遇。徽宗年間,國家廢除科舉,人材皆由學校選拔,太學達到極盛時期。所以東京才會有數以萬計的太學生。
這份以學校為基礎的人才選拔制度並非不先進,只是他的選拔、考核機制出現了極大的問題,所以才無法有效執行。
趙桓早已受夠了科舉選拔計程車大夫腐朽落後,所以打算趁此進一步大興學校,並將已經廢除多年的科舉徹底終結,將士大夫階層掃入歷史的塵埃。在學校年輕人中選拔任命一批批意氣飛揚的基層官員,讓他們給國家注入新鮮的血液。
陳東立即拱手說道:“只要能為陛下效勞,臣願鞠躬盡瘁。”
谷俇
給數十名東京軍民封賞之後,終於到了最後,給靖康最大的功臣岳飛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