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河北大捷(第2/2頁)
章節報錯
連忙將河北戰場的所有事宜合盤托出, 說道:“金人從河北撤軍,不敢鬱郁集結於一地,否則必然會被河北義士團團包圍,困死在一處地域。”
“金人軍隊五萬餘人,前後旌旗相見,遙相呼應,逢兵家要地必設營把守,以精兵巡弋警戒,捱到全軍透過方撤營北歸。”
聽完,趙桓與張叔夜都頷首認同,金軍畢竟是身處在大宋腹地,河北大量郡縣沒有打下來,四方義兵數十百萬計。
他們要是盲目撤軍,必然會被襲擊。這樣綿延設營,步步防禦,是最穩妥的撤軍方式了。
與在東京戰場不同,在河北戰場,金軍鐵騎能發揮最大作用,河北義軍貿然突襲,恐怕會損失慘重。
趙桓說道:“金軍這是欺我河北無人,竟然敢如此堂皇行軍,就是賭我河北軍民正面交戰無法擊潰他們。”
張叔夜贊同,說道:“金軍有鐵騎之利,即便神武右軍在河北與其交戰亦難以佔據上風。只是不知河北軍民如何大破金軍的?”
王彥擔憂朝廷誤認為河北謊報捷報,連忙解釋道:“金軍的確有鐵騎之利,但二月黃河已經解凍,金軍北渡遭遇最大困境,其鐵騎在沿岸無法迅速登陸馳騁,需倚靠大量步兵列陣防禦,死守岸邊。”
“從二月開始,金軍北渡屢次被我大軍所阻,從酸棗、新鄉一帶被迫轉移到滑州,仍無法過河。金軍一直向東,直到開德才終於有所突破,鐵騎順利過河。”
趙桓不禁一笑,金軍也是不容易,為了撤軍從京畿路一直轉移到了河北東路。
“但金軍尋到的這出突破口,乃是宗元帥故意所留。宗元帥與張招討都以為,金軍歸心如鐵,其銳不可當,勢不可久守。一味防禦不可能擋住金軍兵鋒,所以選擇半渡而擊之。”
張叔夜驚訝問道:“就如此簡單?半渡而擊之,乃是兵法常理,金人不可能不防備。”
王彥挺直胸膛,充滿了自豪,說道:“如樞相所言,金人的確有所防備。但我軍主力集結於開德,卻並未冒然行動,而是偃旗息鼓,坐視金軍爭先恐後過河。”
爭先恐後一詞就很傳神。
如果宋軍出現,那金人統帥很可能整兵而戰,一邊奮戰,一邊有序過河。
王彥嘴角有一絲對金軍的嘲諷,說道:“但我軍一直未出動,女真人便忍不住躁動。東路軍安排所有女真人優先過河,而留下漢人、奚人、渤海人等步兵守衛南岸。”
“哈哈!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趙桓忍不住感慨,沒想到這句諸夏千古名言,在金軍中也同樣流行。
不過這無可厚非,古今中外,任何人站到金兀朮那個立場上,都會作出這種部署。
本來就是他族軍隊,還是步兵,他們不守河防殿後,難道讓女真人的騎兵被動守在河邊?
王彥最終說道:“待女真大半主力過河,只剩下最後一個萬戶,宗元帥與張招討大舉進兵,聯軍五萬餘人,在南岸將金軍團團包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