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最終之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桓嘴角上揚,這就是自己全力武裝起來的宋軍,這一刻,宋軍光照日月,氣壯山河!
密密麻麻的大軍踏過朱雀門,所有人都能看到城門上負手而立的官家身影,在天子的關注下,全軍士氣大振。
上萬士氣如虹的大軍在外城的廢墟列陣,規模恢宏龐大,一個方陣巍巍肅立,陣線綿延六七里。
到處是林立的長矛、飄揚的旌旗、耀目的鐵甲。
趙桓負手遙望城下這支精銳之師,終於明白金戈鐵馬的魅力,與這無邊無際的大軍相比,前世看過的《五軍之戰》不過是西方的山頭械鬥而已。
宋軍陣列背蔡河列陣,幾乎站滿南壁,陣線厚實寬廣,且有城池為依託,完全無憂倍金軍夾擊。列陣完成後,中軍便鼓聲雷鳴。
壯闊的方陣整齊南下,鎧甲撞擊聲鏗鏘有力,步履整齊沉重。
無需任何言語,金軍便知道宋軍這是要向金軍發起反攻,奪回外城南壁了。
一向驕矜的金軍終於不得不承認,在這場漫長的圍攻中,金軍的優勢正在迅速被宋軍消弭。
因為戰果可能作假,戰線可不會。
圍城之初,宋金戰線在內城朱雀門下,打到中途,廝殺的重點就在外城巷戰了,而到了如今宋軍已經大張旗鼓收復外城四壁了。
若金軍再退,就要退出東京城外了!
無論是為了士氣還是戰局,金軍都不能忍受宋軍高歌猛進,收回外城南壁的結果。
粘罕親自排程兩萬女真最精銳的硬軍進城,誓要擊潰這支膽敢出城的宋軍。
西路軍總共六萬人,其中完顏婁室帶走一萬人去了潼關,粘罕所部五萬人歷經各種損耗,只剩下了四萬餘人。
首次試探交戰,能出動兩萬人,已經是金軍的極限。
再增兵下去,就會演變成雙方的決戰。不論哪一方戰敗,都會影響國勢。而在城內作戰,無法展開騎兵,全軍入城並不是一個明智選擇。
所以金軍選擇以精銳挫敗宋軍銳氣,全力以赴覆滅宋軍這支精銳主力。
大量金軍將校擁簇著粘罕站在南壁,眺望北方,關注著這支硬軍的表現。
所謂硬軍是嫡系女真人精兵,女真在覆滅遼國之前,缺少戰馬,靠的便是堅韌強悍的重步兵以少擊眾,掃平遼國。
其主要戰法就是:臨大敵也,必以步軍當先,精騎兩翼之。
覆滅遼國後,女真人開始重視騎兵,嫡系女真皆以槍為前行,號曰:硬軍。人馬皆全副甲,腰垂八稜棍棒一條,或刀一口。今日這些嫡系女真再次下馬列陣,意圖重現往昔步戰輝煌。
宋金戎裝赤紅,金軍戎裝靛青,兩支甲冑光耀天地的重甲步兵,一南一北相向而行,滿城盡是鎧甲撞擊聲,天地為之失色。
南城一直是東京戰事最激勵的戰場,一場場大火,一次次激烈爭奪與接連不斷的屠殺焚城,將這裡大部分割槽域都演變成了一片廢墟。
兩支大軍相向而行,很快便在廢墟上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