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二太子的末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然而事實上,張叔夜覺得斡離不總不至於一絲野心都沒有吧?畢竟那是金國皇位,他的漢化程度越深,野心就會越大。
涉及到皇位之爭,任何人都不會有一絲寬容。而金朝,恰恰就給大宋留下了這個可以做文章的缺陷。
無論二太子斡離不如何抉擇,惹上一身晦氣已經不可避免。
但是無論趙桓還是宋朝君臣,都低估了這些胡虜部落的獨立性與將領的高度自主性。
中原君臣習慣性的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中原視角去看胡虜,卻不知在這些胡虜心中,皇帝是沒有多少權威的。
趙桓覺得二太子無論如何都不會背叛金國,但這些西路軍將領卻覺得二太子有兵、有糧,就算造反也不是什麼不可能得事情。
就以權威而言,金太宗是拍馬也比不上趙桓。甚至發生過金太宗因私下動用了國庫裡的一點錢財買了點酒喝,結果就被粘罕(完顏宗翰)等人以私挪國庫為由,拉下寶座在朝堂上當眾打了二十大棍這種事情。
在中原最囂張跋扈的軍閥董卓也不敢動手打皇帝。北齊家的瘋子們,都說出了“陛下何故謀反”、“朕、朕,狗腳朕”這種話,也不過朝皇帝小腹給了幾拳,事後還要道歉。
說大庭廣眾將皇帝拉下寶座打二十大棍,恐怕沒有任何人敢想。倒是還有個司馬家當街弒君,不過這家人腦袋有點大病,不能以常理視之。
這種情況下,女真將領對皇帝、對叛亂有多少敬畏就可想而知了。
在經過趙桓一系列的手段後,西路軍將領都紛紛召集部下,加強了警戒。而且警戒方向不是內城,而是右路軍所在。
再愚鈍的金人也清楚,金軍內部出現了巨大糾紛。宋人支援二太子奪取皇位的訊息不脛而走。
萬幸粘罕在臨走之前帶走了設也馬,否則這位性格爆烈的年輕人可能已經帶著父親部屬殺向東路軍營地要人了。
趙桓這支穿越的蝴蝶,此前影響一直在東京城內,如今煽動的翅膀終於影響到了宿敵身上。
攻城不順的金軍,不可避免的暴露出各種問題與坎坷。
天色微明,數以萬計的東路軍士卒湧入城內,大量將校擁簇著二太子斡離不抵達內城北壁景龍門前。
陰霾的天氣遮住了旭日陽光,大雪依舊隨風倒卷。
冰冷、惡劣的天氣下,顯得二太子斡離不臉色格外灰敗,彷彿行將就木。
可斡離不還是拖著一身病軀,朝城上喊道:“宋主既然行此卑劣伎倆,想來是不會在意顏面,請來一見。”
趙桓聽到士卒通傳,自然是問心無愧,十分坦然的走向北壁,直面這位一代名將。
再見斡離不,他已經形容枯槁,沒有了當初圓潤的笑面虎形象,看起來十分虛弱落魄。
但對這位大宋宿敵,趙桓沒有一絲愧疚,主動開口說道:“朕曾若問心無愧,則浩氣自存。二太子若無心皇位,又何必口出惡語?難道大宋傾向於二太子繼承皇位便是卑劣?”
對這些人的野心,趙桓實在是太清楚不過,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子孫為了皇位將當今金太宗完顏晟的子孫斬盡殺絕。
二太子的難堪與憤怒,不過是趙桓將這些人陰暗的野心擺到了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