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統計人口的手段(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桓時間金貴,便沒有在宮殿內等待李若水,而是先去了左庫藏。
等李若水抵達時,趙桓身邊已經擁簇著宰相、侍御史、中書舍人等數十名官員,幾乎大宋在東京城內得顯赫高官都雲集於此,一同行走在一座座高大寬敞的庫藏之間。
李若水主動見禮後,趙桓帶著一眾大臣駐足,問道:“李卿上任權知開封府也有數日了,這東京城內究竟有多少人口,總該理清了吧?”
李若水神情一頓,含糊其辭說道:“回官家東京號稱人口逾百萬,貨物集南北,富麗天下甲天下,人口少說也有百餘萬。”
“百餘萬?這個餘究竟是多少?百二十萬,還是百八十萬?這中間可是差了將近一倍。”趙桓沒有被糊弄過去,十分認真的問道。
李若水心中叫苦不迭,大宋從來未認真統計過東京城戶籍,沒有任何資料流傳。他這新任權知開封府剛上任,還面臨兵荒馬亂,哪能短短几天內統計清楚東京戶籍?
左相梅執禮替他解了圍,說道:“官家,東京人口歷來難以統計。東京城內漕運發達,從東南、湖廣、陝西等地雲集而來的商賈、漕夫、商販、勞力等數以十萬計,東京城有數十萬人口差距亦不再話下。”
李若水連忙點頭,說道:“是啊陛下,僅汴河一條運河,便是東南六路的漕運所在,東京城內外數十萬駐軍、上百萬戶居民,均仰給此渠,可見人口流動之大。官府以工商稅為主,東京城附近農田又大多為公卿所有,所以官府歷來極少統計東京人口。”
趙桓看了一眼李若水,說道:“數十萬駐軍已經煙消雲散,上百萬軍民也在戰火中死傷無數。往日用來供養整個富庶東京的財富,如今都已經被空置,卿主管開封府,難道便沒有什麼籌措打算?”
“朕也不強人所難,外城烽火連天,無法統計,至少把內城人口統計出來吧?樞相昨夜跟朕彙報,神武右軍徵召速度越來越慢。顯然有太多人想在內城渾水摸魚,不思忠君報國,卻想偷一夕安寢,坐享其他人浴血廝殺的成果。”
這話也是趙桓故意說給周圍這些高官顯貴們聽的,論渾水摸魚,這些人就是其中佼佼者,他們當中有太多族人受到廕庇,並未投戎報國。
李若水也想統計戶籍,可是本來開封府就將主要精力用在了統計空房上,以安置那些從外城進來的百姓。他們家中子弟,在軍中盡忠報國,怎麼也不能虧待了這些忠烈之家。
而除此之外,內城裡又多是高官顯貴,這就使統計更加困難重重。李若水倒是不怕得罪這些人,可是地下官員就不一定有這覺悟了。
趙桓以李若水為節點執掌整個東京城,李若水同樣要靠一批心腹,才能將政令推行下去。
而顯然大宋官家如今的政令很不得“人”心,確切說是不得士大夫之心。
士大夫們現在之所以不敢明面反抗,只因為如今內城的權利結構層級太精簡,官家詔令甚至能繞過朝廷百官,直接下達到每個指揮當中,而且統兵將領都是官家心腹。
這使得一群只會磨嘴皮子,不敢刺刀見血計程車族著實沒有勇氣挑釁官家鋼刀。
可是這些人敗壞個政令,暗中阻撓政令無法順利推行實在太簡單。
李若水就怕自己強行清查戶籍,最後得出個百姓只有數千甚至幾百得結果。
見李若水遲遲不肯答覆,趙桓催促道:“卿到底有沒有章程?朕將開封府交付給卿,百萬軍民飢寒衣食之所繫,卿就打算這般尸位素餐?”
飢寒衣食之所繫?
李若水心中驚詫了瞬間?什麼時候還有了這個說法,要在衣食前面填上飢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