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火堆旁烤火的帶御器械徐衛關切的問道:“太尉作何打算?如今按太尉部署,的確是聲勢十足了,足以引起金軍關注。可金軍對南方警戒重重後,我等該如何突破重圍,突入城中?”

張憲坐到火堆旁,也關注的望向岳飛。他是一位驍將,雄氣過人,悍勇堅韌。金軍中最忍耐堅久的精銳也不能與他相比。

今日的血戰對他而言不過是熱身而已,再血戰兩場也不再話下。

所以他這會兒可謂是正意氣勃發,對自家主將的兵法韜略十分敬佩,想多學幾成。

岳飛陽剛正直,因而十分慷慨的傳授軍法,向圍坐在火堆旁的眾人說道:“魏武帝嘗為《孫子兵法》作注曰,兵之變化非一道。故兵者不可預言,臨難而制變者也。”

說完岳飛向火堆裡添了一根木柴,等待幾人在一旁從容沉思。

待幾人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後,又繼續說道:“諸位都是勇冠三軍的猛士,但勇即便能力斬百人,亦殆非萬人敵。用兵在先定謀,欒枝敗荊,莫熬致絞,皆因謀定也。”

“故明日之戰,用謀而不用勇。一戰奠定我等進京通路。諸位可能推測出明日部署?”

王貴心直口快,立即說道:“我猜測,哥哥明日怕是不打算直接伏擊金軍。”

徐慶點了點頭,說道:“金軍知曉了我等在南方,明日開封、陳留的軍隊南下,必然會有所防備。若直接襲擊,以我等武力,即便或許會獲勝,亦必然是慘勝。”

岳飛以木棒翻了翻燃燒的火堆,面露欣慰笑容,軍中將領都是可造之才,每個人在烈火中錘鍊,最終必能使抗金大業變為燎原大火。

徐衛詫異的問道:“不伏擊金軍了?太尉是想繞過去,潛入東京城?”

張憲笑著說道:“不,明日必有一戰。且必大獲全勝。”

“不錯。”岳飛看向張憲,讚賞說道:“張統領顯然已猜到我的部署。”

然後岳飛從懷裡取出一本《孫子兵法》,說道:“我家世貧寒,卻不忘發憤求學。其中尤好者唯二,《左氏春秋》以自勵氣節,《孫子兵法》以學軍事韜略。”

“《孫子兵法》宗旨可以完美概括張統領適才所言,先勝後戰。兵法曰,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我在這兵法上有作註釋,你們若有意可拿去一讀。”

張憲立即起身,搶在眾人之前,從岳飛手中接過兵書,笑著說道:“拜謝太尉不吝賜書。今天倒是學了一個新詞,先勝後戰。這可比我說的那個大獲全勝,境界高出許多。”

王貴沒搶到,懊惱的撓著頭,說道:“哥哥把這兵書給了別人。就把那什麼《左氏春秋》給我吧,我也學學那忠義氣節。據說那大漢名將關羽也好讀《春秋》,我也善使大刀,說不得也能做個大宋朝關羽。”

“哈哈,好,好。”岳飛大笑著從懷中取出了泛黃的《左氏春秋》,自己弟兄以關羽為志向,自己無論如何也是要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