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來,奪回城外的御前軍器所就十分必要了。御前軍器所的規模比這兩部都要大,即便重新恢復生產,產能也大抵能與兩家持平。

到時候,城內全力生產,每天便能武裝兩個指揮,約一千人的部隊。

雖然這個數字跟不上擴軍速度,但要知道絕大部分武器、鎧甲都不是損壞了便不能再用。戰死一批士卒,他們的甲冑可以回收給新軍。

而新生產的軍器卻源源不絕,只要十天,就能給新軍一萬人提供一批嶄新的套裝,一個月城內守具就會產生富餘。

百姓從軍時許多人都會自帶武器,宋軍武器不是很缺,關鍵是甲冑。披甲率是一支精銳之師與烏合之眾的重要區別。

趙桓看向一旁的都監,十分嚴肅的說道:“修治京城所官員因為貪腐,主官皆以被朕處決。軍器監過往之事,朕不予追究。但自今日起,朕若是再聽到軍中言甲冑脆軟,勿謂言之不預。”

提及修治京城所官員,都監不寒而慄,畢竟這些官員全部被處死,毫無迴旋餘地,讓其他官員無不驚駭。

眼下無數將士、臺諫有司、甚至各位相公、當朝天子都將目光聚集在軍器生產上,每日都會親自關注。

有司官員即便吃了熊心豹膽也不敢在萬眾矚目下去貪汙腐敗、以次充好。

都監連忙回道:“小的一定嚴格把控質量,為守城將士提供精良甲冑。”

待趙桓與梅執禮走出弓弩造院,天色已暮,華燈初上。

今日是正月十二日,還有三天就是大宋最為熱鬧的元宵節。

東京軍民已經習慣於初七就開始準備燈山上彩,當乘輿從西方返回御街,入眼盡是人間繁華。

一牆之隔,彷彿隔開了兩個世界。

城外金人襲擾的區域黑暗混亂,但在內城御街兩旁彩燈連綿,掛燈燭數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飛走。

內城燈火闌珊,金碧相射,錦繡交輝。

本來歷史上今日,金人會遣使入京城索要花燈。遍佈東京的花燈全部移交到了金軍營地,將骯髒的軍營裝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而繁華東京卻陷入了一片冰冷沉寂。

但如今很顯然,歷史走入了一條岔路。金人別說遣使來索要花燈,便是連談判也沒派人來。

趙桓特意駐足在宣德門前,遙望燈火闌珊的內城。

這樣繁花錦秀的東京城,是所有宋人心中的美好。保持這一幕,更能激勵守城將士的內心。

足以讓所有將士知曉,他們的親人在內城依舊生活無憂。

他們的奮戰,為家為國,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