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一次讓封建百姓瞭解到保家衛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百姓承擔義務與享受權力應該統一。既然官府推行了義務服兵役制度,那承擔兵役義務的百姓,才有資格享受大宋臣民的待遇。國家照顧其家室,庇護其全家安全。
反之,作為家中頂樑柱,他自己逃脫兵役,卻想享受其他人捨命廝殺帶來的安全環境?
這個手段確實有趁人之危的嫌疑,但所能達成的目的無疑十分崇高
當開封府張榜公示百姓,履行大宋臣民職責,參軍入伍,保家衛國。家人可以進入內城,獲得朝廷庇護。
擔憂金軍屠城的百姓,必然會大量主動參軍。這些人的戰鬥意志與被拉來的壯丁絕不可同日而語。
因為所有人都清楚,奮勇殺敵,守衛內城,不僅是在保衛國家,同樣是在保衛自己的妻兒父母。
這是第一次,在封建社會,成功將保家衛國的理念注入到一支軍隊的思想當中。
這支新軍,絕不會發生望風奔潰一類的事情。因為一旦他們被開除軍籍,不僅關乎他一個人的生死榮辱,還牽連到自己年邁的老母,或者可愛的子女,或者心愛的妻子。
每個人都有不得不拼命的理由。
在一眾相公們定下決策之後,一直縮在角落裡的秦檜卻忽然起身,反對道:“官家,臣以為如此施政不妥。”
趙桓訝異的看了一眼秦檜,沒想到他還有這種膽量,是覺得自己提不動刀了?
但接下來秦檜臉色一變,諂媚的說道:“所謂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官家為了家國天下,可謂至公無私,對百姓一視同仁。”
“臣知曉官家至仁至公之心,但唯恐百姓對官家有所誤解。臣以為開封府張榜,要求不變。但應該改一下說辭。”
“恩?”趙桓輕聲疑問。
“仰惟陛下睿知仁慈,君臨萬方。今國難當頭,故詔嘉忠義。”
“詔嘉忠義呀!”秦檜強調道。
趙桓雙眼一眯,盯著俯首帖耳的秦檜。這可真是一個天生作奸臣的材料。
玩弄是非,顛倒黑白,可謂是信手捏來。
詔嘉忠義,同樣的事情換了個名義,立即變得冠冕堂皇起來。
就連梅執禮臉上的黑雲都消散了許多。畢竟趁機脅迫百姓與嘉獎百姓忠義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
隨著改換了名義,官府便可以宣傳,官家感動於百姓投軍入伍、保家衛國的忠義之舉,所以予以嘉獎,將其妻兒老小納入內城,妥善安置。並以皇室內藏庫的炭、米予以撫卹。
同樣是投軍,百姓非但不會有所牴觸,反而會對大宋官家感恩戴德。
所以說正義就像一個小姑娘,究竟是何模樣,全看掌權者如何去打扮他。
“可,便按秦中丞所言施行。”趙桓盯著秦檜,淡淡說道。
隨後趙桓說道:“都各自去忙吧,秦中丞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