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金國戰神(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種形勢下,只要宋軍有一絲勇氣,今日金軍就將遭受一場悲慘挫敗。
當磨磨蹭蹭的宋軍在城下列陣完成時,幾千金軍也趾高氣昂的穿越了整個東京城,腳踩著趙宋皇室威嚴抵達朱雀門前,一名將領策馬上前,對著城牆上鬱郁雲集的宋室君臣大吼道:“讓宋主出來答話!”
趙桓特意環視了一眼周圍軍兵將校,堂堂一國皇帝,被敵酋如此蔑視呵斥,大宋深受國恩的將領們會有什麼反應?
令趙桓欣慰的是,雖然高官顯貴神情木訥,但在人群中間也有一批士卒青筋暴起,死死的握緊了手中長矛。
這些人以仇恨的眼光盯緊了城外,恨不得衝出城池,將金人生吞活剝。
這一幕就像灰暗絕望的世界中,出現的一抹碧綠嫩芽。
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終究不是全部愚昧麻木,歷朝歷代都有一批,熱血慷慨,救亡圖存的勇士。
當王朝末年,向胡族異種卑躬屈膝的總是那些深受國恩計程車大夫,真正願為國家忠貞效死的多是底層這些慷慨百姓。
趙桓挺直了胸膛,站到城垛前,就由自己來培育這星星之火,最終掀起燎原之勢,讓整個民族浴火重生。
“朕即大宋皇帝!”
遙望城頭,彷佛劍氣沖霄的大宋天子,金軍張狂、喧囂的氣勢一滯。領軍的將領甚至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恐懼籠罩在心頭,讓自己後背發寒。若宋國人人如此,不卑不亢,氣質凌厲,一掃軟弱氣相。那大金真的能夠征服這個龐大且富庶的國家嗎?
“在下完顏婁室,字斡裡衍。”完顏婁室策馬上前,對趙桓表現出了高度的重視。多年戎馬征塵的直覺,讓完顏婁室認定,眼前這位大宋天子,與傳言完全不符,甚至極有可能成為大金心腹大患。
趙桓握緊手中利劍,同樣十分重視的望向城下將領。
這就是金國開國名將完顏婁室?
金國如今剛立國,與其他國家相同,金國立國之戰中也湧現了大量能征善戰的名將。第一名將,毋庸置疑,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這就是中原大魔導師劉秀一樣的開掛人物。
但第二名將,趙桓認為就是眼前這位完顏婁室。雖然他論威望不如宗翰(粘罕)、宗望(斡離不),但他的戰績卻遠比二人更加出彩。
與遼國、西夏的戰爭多談沒有意義,但要知道就是他俘虜了遼國末代皇帝天祚帝,滅遼戰爭中,完顏婁室曾經一戰即潰數十倍的遼軍,打出了勇冠三軍、名揚天下的名聲。
而與宋氏的戰爭,才是趙桓更關注的。當初宋朝舉國禁軍馳援太原,但就是完顏婁室一個人幾乎報銷了宋朝全部的主力禁軍。破宋將樊夔十萬救援大軍,殲滅宋統制劉臻十萬援軍於壽陽,滅姚古六萬援軍於榆次,敗張灝五萬援兵於文水縣。
更在熊嶺大敗宋軍頂級名將种師中率領的十萬西軍,陣斬宋軍的擎天之柱。
僅這幾次戰役,完顏婁室一個人便揚了四十餘萬宋朝禁軍,還有大量載於史書的數萬人級別戰役沒有算入其中。
凡宋朝精銳之師遇到婁室,皆潰不成軍。完顏婁室自己至少報銷了宋朝六十萬軍兵。被評為:“所向無敵,戰功累累,以其大智大勇而名聞天下”。他若不死,或許能夠與武聖岳飛一爭高下。
可以說,他就是讓趙桓無兵可用的罪魁禍首。
這位元兇,如今同樣來者不善,站在龍津橋前向城牆上質問道:“宋主在營地對我等言之鑿鑿,返回東京要勸服朝廷百官們,割長江以北給我大金。卻為何要下詔令,懸賞我族將士首級?”
完顏婁室的聲音落下,城牆上一片譁然之聲,不敢置信的望向處於風暴漩渦中間的趙桓。官家竟然私下許諾給金國如此毫無底線的條件?卻要朝廷百官繼續作戰?
趙桓淡笑一聲,別說沒寫在紙上,就算白紙黑字,後世人那些秀到人頭皮發麻的手段,也能驚掉這個時代所有人的下巴。
趙桓隨手指了兩名宦官,說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