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東學西漸(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懷忠手上重甲騎兵就有五千多人,都是大宋看不上的十字軍裝備,從醫院騎士團,到聖殿騎士團,到法蘭西、神聖羅馬帝國的十字軍裝備,都打包賣給了他。
趙懷忠還在大宋採購了兩萬杆落伍一個時代的火繩槍,組建了一支一萬人的火槍部隊。
有這一萬規模的火槍兵,五千人的鐵甲騎兵,還有兩萬多職業部隊,他簡直是歐洲的王者。
當然,這一切都是用他的關稅換來的。
德意志王國五十年的關稅權都交給了波斯都護府。
這對德意志而言,算不上什麼屈辱。
畢竟整個國家都是大宋的藩國,國王繼位都要有東京尚宮局蓋皇帝印璽才能正式登基。
而付出了關稅權,他們獲得了一支強軍,還能由大宋官員直接幫他們建立一套成熟的關稅體系。等協議到期之後,德意志直接就能獲得一套最先進的稅收制度,完成現代化稅制改革。
這一套東學西漸之後,德意志的國力以迅勐無比的速度獲得了提升。
岳雲對此評價道:“德意志國力之盛,令其鄰國無不畏寒。而從神聖羅馬帝國分裂出來的另外兩支,奧地利跟波西米亞則紛紛跟進,也效彷德意志設立政事堂、樞密院,在地方推行州縣制。”
“西域在這兩個國家分別駐兵三千,其一是提供軍事支柱,其二則是防止三個國家合流。”
趙桓點了點頭,表示非常認可。
對神聖羅馬帝國而言,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讓其不能復辟。
尤其是不能在建立現代化政體之後重新復辟。
任何勢力都不能允許歐洲大陸上出現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文明先進的帝國。
如果歷史走入了岔路,那幾乎等同於西方也出現了一箇中原這種大一統國度。
一東一西兩個帝國會導致亞歐大陸征戰不休。尤其如今大宋的疆域已經演變成了神州,直接與歐羅巴接壤。
到時候雙方征戰不休,兩個帝國不打的天崩地裂,絕不會罷戰。
不過趙桓笑了笑,說道:“短期來看,德意志不具備挑戰我天朝上國的實力。在這種情況下,三國不具備合併的可能性。只有戰爭兼併,才能重新統一。但長期來看,戰爭對德意志並非就是好事。”
事實上,戰爭,對德意志而言,那簡直是噩夢啊。
兩次世界大戰,德意志都拿著全部籌碼上了賭桌。
結果一戰過後,海外殖民地全失,本土疆域丟了一半。
二戰過後,德意志甚至連發家之地都丟光了,只剩下一點土地在強敵旁邊苟延殘喘。
這就涉及到了大宋在神州之外的第三處軍事部署,岳雲說道:“在神州之外,我朝的第三處重要軍事存在則是秦國的軍隊。”
“秦國北起冰原,西至基輔羅斯,南下西大食海,定都於樓蘭堡。”
“秦王勵精圖治,國人不下千萬。而且國內一切制度皆與聖朝完全相同,其國內所有臣民皆視宋如父,是我朝血肉之親的嫡系藩邦。”
“秦王又厲兵秣馬,有精兵十萬餘人。堪稱我朝在神州西側最堅實之盾,為我朝最可靠藩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