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波蘭人也一樣,他們只是為了果腹。只要有更好的選擇,他們會立即改善飲食。

唐琬懵懵懂懂,問道:“那官家您最近一直在看報紙,是在看英格蘭?”

趙桓還沒來得及回答,內侍稟報道:“官家,太學司業請求覲見。”

陳東?

他怎麼來了?

“宣。”

片刻後,大步流星的陳東走了進來。

曾經領導太學學子的風雲意氣青年,如今已經變成了太學院德高望重的司業,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不少痕跡,但不變的是他那如出鞘利劍一樣的氣質。

趙桓十分欣賞他這一點,所以讓他長期執掌太學院。

國家的未來,就應該有這種意氣飛揚的氣度,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一如七八點鐘的朝陽,朝氣蓬勃。

陳東覲見,乾脆利落的行禮,說道:“臣拜見官家,聖躬萬福。”

趙桓擺了擺手,說道:“免禮。唐琬,給陳司業搬個凳子。”

“拜謝官家。”

趙桓問道:“這新春佳節,卿不休沐在家,怎麼跑到我宮裡來了?”

陳東立即說道:“官家,臣剛才進殿前把隨身的報紙給了女官,請獻給官家一觀。”

趙桓看向唐琬,說道:“那呈上來吧。”

女官端著報紙走上前這功夫,陳東繼續說道:“官家,臣也是不堪其苦。太學院的學生幾乎把臣府邸給踏破了。”

趙桓笑著問道:“是為何事啊?”

“自是那泰西人亂常敗德,惡稔盈天。太學院學子意氣奮發,咸興酷毒之嘆。眾學子心思純正,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罰有罪,俾無遺類。”

趙桓不禁大笑,說道:“太學院諸生這是書生意氣啊,被保護的太好了,見不得這些天下不平事。朕剛還在跟唐琬說呢,看看秦王國能不能賑濟波蘭。”

陳東一臉嚴肅的說道:“天罰有罪,本在元惡。波蘭人雖然挖墳食屍,但其只為苟活。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於人。”

“太學院諸生,皆憤於英王日日以人肉為食。民間有話本《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在東方則國泰民安,越往西則越殘忍,妖孽橫行,人骨成山。以往百姓皆以為其為神話之談,卻不想竟是現實。”

“故而太學生,皆請願,王者之師,義存止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