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戰力差距(第2/2頁)
章節報錯
西遼只是在中原爭霸失敗的一支逃竄者,來到中亞就能吊著錘所有突厥國家。
而西遼統帥耶律大石,可是親自參與了中原宋遼金蒙四族的爭霸戰爭,絕對意義上的親身經歷者,戰力差距並沒有多少變化。
契丹鐵騎在爭霸中被金國鐵騎吊著錘,而且是開無雙方式的吊錘。幾千金軍鐵騎就能打幾萬十幾萬的契丹大軍。
而金軍鐵騎又是蒙古人的手下敗將。各個戰場時被蒙古人摧枯拉朽的掃平。
後世有人常猜測,在女真軍隊巔峰時期跟蒙古軍隊巔峰時期,雙方誰的戰鬥力更強一些?
其實這是有桉例的,前些年女真精銳大軍在金兀朮的統帥下去圍剿蒙古聯軍,結果在合不勒汗手下大敗而歸。
剛建國的女真人尚且打不贏蒙古鐵騎,更遑論如今的突厥人。
這是早就在中原爭霸中失敗被趕出來的敗者。
他們祖先最強盛時期,尚且要給大唐割地稱臣,更何況他們這些變成奴隸的後代。
張憲站在一處高坡上,背後旌旗林立,鐵甲環繞。
他舉著望遠鏡看向戰場上的各處,眉頭緊蹙,戰事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再讓藩屬胡騎打下去,大食人的弓騎兵就要全軍覆沒了!
到時候這些清教徒恐怕就要一鬨而散。
在他身邊的各路宋軍將領看著肉眼可見的戰場形勢,也是焦急不已,問道:“使相,我們就這樣按兵不動嗎?那這軍功不全是胡騎的了?”
“是啊,使相。眼前局面摧枯拉朽,大食人的騎兵正在全面披靡。再打下去,不用多久就全面潰敗了!”
這形勢不用望遠鏡看,那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畢竟大食軍的綠色旗幟一片一片的倒下,黑色浪潮不斷向大食軍陣方向突進。
宋軍將領們不得不面面相覷,朝廷興師動眾而來,如果一槍未發就獲勝了。這戰報應該怎麼寫?
朝廷是否會覺得這十萬大軍毫無作為,甚至進一步思考聖朝真的需要用數以億萬貫的財政維持百萬大軍嗎?
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一眾人簡直是整個軍方勢力的罪人。
張憲冷靜的說道:“都穩住心態!就算敵軍潰敗了,我軍還有數萬精銳鐵騎,可以追殺。我相信大食人絕不會甘心就此戰敗,一定會試圖挽回。”
雖然說任何軍隊中,都是啃骨頭、打消耗雜牌先上,追殺敵軍、獲得軍功換上嫡系。
但眼前這局面,胡騎剛開啟優勢即將獲得戰果就把他們撤下來,也未免太刻意明顯了。
而一眾宋軍將領們不清楚的是,在大食聯軍的指揮層中,宋軍的戰術大獲成功。
桑賈爾已經暴跳如雷,眼前的戰鬥還處於他的認知範圍當中,絲國軍隊只是騎射佔了上風。
大食人都沒有認識到兩方軍隊存在著天地之差的戰力差距。
他們都傾信於,只要投入嫡系重灌騎兵,就一定能挽回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