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種姓制度(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能把匈牙利王國拉進大宋陣營,那大宋在對抗西方基督的西部壁壘就形成了一座鐵三角。德意志、匈牙利、秦王國。
他們三個諸夏文明番邦可以守望相助,對抗整個基督世界。
朱璉僅僅的握著趙桓的雙手,雙眼含淚,說道:“官家,予是一婦人不懂什麼合縱連橫,不懂國家政治,亦不懂什麼華夷大防。但予僅一女子之見,亦覺讓柔嘉下嫁不妥,那麼風華絕代、那麼高貴神聖的柔嘉,官家捨得把她送給一群蠻夷,讓蠻夷糟蹋嗎?”
如杜娟啼血的聲音,讓趙桓心中巨震。
有時候,拋開各種冠冕堂皇,咬文嚼字的書面文章,才能更真正的感受到在當下的華夷之辨。
如果說民族主義是牆,我在這頭,你在那頭。牆上有個狗洞,我鑽進去,或者你鑽過來,我們就可以站一起了。
華夷之辨則是臺階,我在上頭,你在下頭。臺階很高,你要是上得來,你就是我的人了。我不下去,太高,怕摔斷腿。
這是當下諸夏樸素的價值觀,就那些猴子一樣的番邦蠻夷也配娶大宋女子為妻?
趙桓抱著朱璉,認真的說道:“卿所言情真意切,朕感同肺腑。”
朱璉則建議道:“予以為如今朝廷之廣闊,四海無涯。華夷之辨或許比合縱連橫更需關注。”
皇后的意見很明顯,夯實內在,要遠比虛浮於外更加重要。
但趙桓則從她的話裡聽出了更多。
於是趙桓笑著把皇后壓倒,說道:“卿可真是朕的賢內助。朕有個大膽的想法。”
朱璉臉一紅,每次皇帝有大膽的想法,都是在突破她的底線。
以至於朱璉到現在都快不清楚自己的底線究竟在哪裡了。
在皇后這裡得到了一個想要的結果後,趙桓立即更衣讓尚宮局去把宰相叫了過來。
這一次趙桓只叫了右相張浚一人。
兩人坐在垂拱殿裡,氛圍非常輕鬆。
趙桓先開口閒聊,問道:“張相公有女兒嗎?”
張浚搖了搖頭,說道:“老夫唯有二子,不過卻有一孫女,二八年華,堪稱掌上明珠。”
張浚要比趙桓大三歲,兒子如果結婚早的話,有孫女倒是不意外。
趙桓說道:“家中有女初長成,長輩就是操心勞累阿。柔嘉帝姬的婚事,朕就日夜壓在心上。”
“哈哈,兒孫自有兒孫福。”張浚笑著寬慰道:“柔嘉帝姬素有賢惠之名,必有良媒。”
趙桓放下茶杯,說道:“必有良媒。那卿覺得柔嘉會嫁給何人?”
張浚想了想,問道:“官家有聞哪家才俊之命?”
趙桓搖了搖頭。張浚便問道:“是公卿之後?還是太學名士?”
趙桓笑著搖頭,說道:“都不是。右相可曾想過,卿剛才說的這麼多都是我諸夏俊傑?”
張浚理所當然的回道:“柔嘉帝姬地位尊崇,當然要嫁我諸夏貴胃。”
趙桓一拍手,興奮的說道:“這正是朕想跟張相公談的事情。諸夏貴胃,華夷之辨,卿沒有覺得太空泛了嗎?既然已經是約定俗成,為何不形成明文?設立種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