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情報大師(第2/2頁)
章節報錯
魏勝也是被大宋用經典的方式給葬送了。
擁有了如此強大的底蘊後,魏勝沒有放任自己的野心,而是孤身去了建康去見宰相張浚,張浚也的確有宰相的度量,轉授他為“閤門宣贊舍人”,山東路忠義軍都統制兼鎮江府駐紮御前前軍統制,仍知海州。
但一個腐朽的朝廷,不是一位宰相和一位英雄能撐起來的。
就像袁崇煥總督遼東戰事,大宋在北方也任命了總督戰事的高官,魏勝受受淮東路安撫使劉寶的節制。
劉寶是一個既貪生怕死,又忌賢妒能的廢物,他到楚州以後,立即把魏勝的部隊主力調走,把魏勝研究的,對金國無往不利的戰車大量收繳,只撥給魏勝少量軍隊。
對金兵,他則承主和派的旨意,一味忍讓。
金兵見有機可乘,便派騎兵向魏勝發動勐攻。魏勝只得率本部人馬與金兵殊死決戰,從早晨六點一直打到下午四時。
整整打了一天的戰事,依舊未分勝負。
但屬於魏勝的康慨悲歌已經註定了,他遭遇了宋軍最經典的一幕,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他的部隊被上級抽調走了,只有少量部曲。做不到岳家軍那樣規模龐大,哪怕友軍不來救援,也能人數和規模不落下風,獨自擊敗金軍。
這個時代就是一群卑劣者對英雄的群起撕咬。
聖潔者總會遇到卑劣,而卑劣又總是振振有詞,千古皆是!
作為抵抗的英雄,他已經被卑劣的投降派上級出賣掉了。
金兵不斷有大批軍隊趕到。魏勝一面拼死抗擊,一面派人向劉寶告急。劉寶卑鄙的回覆:“宋金剛剛議和,絕不會發生戰爭。”
儘管只有四十里的距離,劉寶競不發一兵一卒。
魏勝部隊的箭失用完了,猶依據土崗為陣地,與敵人艱苦周旋。
當他聽到劉寶不發救兵的訊息後,只能悲憤地說:“我當戰死於此,以報大宋。如果你們能逃得活命,希望能報告官家。”
接著,他命令步兵先撤,自己帶騎兵斷後。他與騎兵邊撤邊戰,當退到距離楚州只有九公里的時候,已是精疲力盡,再也抵擋不住敵營中射來的如蝗飛失。
一代名將就此隕落,而留下這一曲康慨悲歌的將領,此時才四十五歲。魏勝死後,劉寶便棄城而逃。
宋庭得知此事,將劉寶家資抄沒,貶到瓊州,結束了他卑劣無恥的一生。
而魏勝則被追贈為保寧軍節度使,並諡為“忠壯”。
僅魏勝歷史上這忠壯的諡號,就值得趙桓對他另眼看待。
更何況,他還是一位情報大師。他自己就組建了發達的情報網路,對山東、河北的情報非常瞭解,不斷地傳遞給南面朝廷。
這簡直是為趙桓天生準備的皇城司都指揮使。趙桓毫不顧忌其他人的看法,直接給他迅速提拔到了天子親軍統領的位置上。
所以趁著春光明媚,趙桓就帶著這位新任的年輕陽光皇城司都指揮使,心情愉悅的踏上了河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