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想要跟這些人生活水平相當,在大宋,至少也應該對比家產十萬貫的商人。

可結果,差距很明顯。

大宋民間的財富跟著帝國的強盛正在一同迅速膨脹。

住和行這方面,大概是雙方差距最小的了。也是帝國如今正在全力改善的方向。

帝國的燒磚技術非常成熟,水泥技術也已經改善成功。

水泥是帝國本來就有的,畢竟蘇黛的祖父就第一次直接提出了水泥的概念。

趙桓的這個皇妃非常能幹,已經把水泥工藝推進了一大段。

據趙桓所知,西京長安附近是帝國最大的水泥產區。

因為那裡有太華山,是最佳原料產地,還有最強的基建需求。

受制於產能,帝國如今的水泥在東面反倒是不太常見,在西面經常會用到。

大部分的水泥都被用在了驛路、驛城、和土堡建設方面。

西方是帝國開拓的主要方向,建城、修路、修水利、修學校、修養老院把水泥的產能基本上耗光了。

所以帝國內部的住房改善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倒是出行這方面,帝國子民要比漢末更加便利。

不用擔憂外族劫掠,不用擔憂治安匪患,所以兩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就敢跑十幾里路參與集會。

趙桓心情不錯的跟楊員外說道:“小藝如果去大城市上學的話,的確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可以預見,她學業有成後,會有完全不同於一名農婦的人生。”

楊員外捋著鬍鬚,感慨道:“是啊。這也算是我們小楊家莊這個雞窩裡,飛出一隻金鳳凰了。”

趙桓笑著說道:“好事啊。楊員外打算給她多少禮錢?”

“那要看她考到哪個學院了。”雖說要給禮錢,楊員外也是帶著笑容,愉悅的設想著,說道:“她要是爭氣,考到了太學、御府書院、南京皇家學院這種國家和皇家的頂級書院,老夫給一百貫錢的禮錢。”

“要是稍微差點,考到了白鷺洲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這種頂級的綜合性書院,老夫也給五十貫錢的禮錢。”

“再差點,考到各路、各州的書院,老夫也給十貫錢隨禮。”

趙桓比了個大拇指,笑著說道:“員外大氣。”

他這個禮錢可是白給的呀,是莊主和莊戶之間的情誼。大宋這個時代鄉黨情義遠比後世更加濃厚。

事實上,如果小藝真的考上了太學這一級的國家院校,縣裡會給其激勵金,足足五百貫。再多點,就差不多能幫她置辦齊全嫁妝了。